有起到点作用。
形势直转而下。西方列强,加上日本,终于动手。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中国北方海岸门户大沽炮台,聂士成阵亡,马玉昆、宋庆诸军零落,三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陆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都城北京仅20公里。19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总理衙门宣布不再保护使馆,限外国人在24小时内离京。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男爵在乘轿前往总理衙门试图交涉保护在京外交使团安全问题时,途经东单总布胡同时,被巡街神机营章京恩海用枪击毙。随后,保卫北京清国将领李秉衡在杨村遭遇败绩后,退至通州(今通县)z.sha殉国……李鸿章在南方得知这消息之后,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地:“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悲伤让在场*员动容失色,他们从未见过冷静铁血李鸿章在情绪上会失去控制。即使是在最伤痛最悲凉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也只是无声泪下。他们知道,在这个时候,李鸿章所喷发出来,已不仅仅是泪,而是血。
聂士成
朝廷电报封接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李鸿章内心明显是有幽愤,也有着牢骚和看法。李鸿章给朝廷发去封电报——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圣旨回答是:“廿五矫诏,粤断不奉,此所谓乱命也。”并要盛宣怀迅速将他意见转告刘坤、张之洞。
李鸿章终于说“不”,这样态度,算是李鸿章平生对朝廷唯次违背。对于李鸿章来说,此举可谓石破天惊。虽然这种态度改变不什,但对于直愚忠成痴李鸿章来说,有这样态度,已经出格。也许这样做法,甚至可以看出李鸿章在访问欧美之后自由意识成长,意味着清国铁箍已经松动;或者,南方日益活跃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清国*员们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与此同时,两江总督刘坤、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李鸿章电文后,也开始对朝廷心存“二心”,他们确定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原则。这样道理很简单:危难时候,他们只得自保自己方平安,并且,不想进步扩大对立面,如果南方各省也发生动乱,或许清国人真要做亡国奴。虽然各总督之行为在以后很长时期内引起广泛非议,被国人痛斥为群“出卖民族利益无耻之徒”,但在1900年庚子事变中,正是他们如此态度,确保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稳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