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会对他“善”,就如媒体采访时问:“如果重来,你还会为他诊治吗?”回答是绝对不会。医生也是人,医生将善良作为品格基石,但不能是佛陀,以肉养虎,以善待恶,那无形之中是助长“恶”势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法律应对“恶”给予惩罚,人们应对“恶”给予抵抗,那才有可能实现“善”普天下,希望是最后个被伤医生。
这件事给更多思考是,“善”是否足够博大,或者深沉。曾经度以为只要全心为患者医治他痛苦,那就做到心中“善”。然而,当躺在ICU病床上听到歹徒是他时,除巨大不解外,还有份自怀疑:医治他眼睛,却没有医治他心;解他病情,但没有解他人生。如果当时能体会下他处境,给予正面开解,是否就会化解这股恶气?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坡,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为善,从来不是件易事,不仅要坚持善良初心,同样也要有明智头脑以及机智行动。从这点来看,“善”在他眼里并不是“善”,而是伪善,那就缺乏明智。希望在未来从医道路上,能多些智慧,辨识善恶,以机智行动去从善。
在病床上时候,除回忆些曾经生活片段,闪现在脑海中最多是患者脸庞,而且全部是患者感谢以及他们对抗病魔时坚强模样,不知道为什,会特别感动。按理说,救治他们,他们感念“善”,这很正常;为什反而是感动于他们对价值肯定以及善良回赠?这是他们“善”,这种“善”力量十足强大,让从怀疑、委屈、怨恨“恶”心念中走出来。这可能才是感动真正原因——“善”终归会战胜“恶”,这是人性光辉。
佛家所云积德行善,耶稣倡导珍爱世人,行医所谓悬壶济世,不外都在说个“善”字。行善积福并非迷信,从科学上讲,行善人往往心胸宽广,行事坦荡,自然不易被太多烦恼所困。心无烦恼自然清爽,身体就会比他人康健许多。并且相由心生,和善人面目平和,不易动怒生怨念,不易愁眉苦脸,长得自然端正些,在他人看来也比较容易亲近,比较可爱。再者言传不如身教,行善人无形中会感染周边人,尤其是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有个行善父母或师长,就能为孩子树立个正面榜样。
疗伤这段时间,决定放下这件事和这个人在身上做下“恶”,想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