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中很少见),还能每年都写出两篇同行审评高质量论文(对于名学生而言,已经很不起)。
然而,当将要升为教授时,又开始担心起来。作为名学生、博士后,投入时间是最少,按照自己想法安排天中大部分时间。知道,在职业生涯下阶段,或许无法再有这样奢侈特权,因为不确信自己是否可以实现足够深度工作,融入到要求更高日程安排中,保持自己产出。不愿坐以待毙,决定尝试种提高个人深度工作能力锻炼计划。
在麻省理工最后两年展开这些训练,当时正攻读博士后并开始寻找教授职位。主要策略就是对日程进行刻意限制,以更好地估算出成为教授后难得自由时间预期。除不在夜晚工作原则外,开始安排更多午饭休息时间,先跑步,然后再把午餐带回到公寓。在这期间,还签第4本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SoGoodTheyCan’tIgnoreYou)写作合同——当然,这个项目迅速占用大量时间。
为抵消这些新限制影响,又进步完善自己深度工作能力。尝试很多方法,会更细致地圈划出深度工作时间,避免在这些时间段受打扰。还培养出在每周步行多个小时里认真梳理思路能力(对产出大有裨益),并且特别痴迷于寻找利于聚精会神偏僻之所。比如,在这个夏天,会经常到贝克工程图书馆穹顶下工作,那是个非常讨人喜欢洞穴式建筑,但在学期中会挤满人。在冬季,会寻找更偏僻处所以获得安宁,最终爱上小而精致路易斯音乐图书馆。在某些时候,甚至会买50美元本实验室用高级网格笔记本来做数学验证,因为认为高成本会引导在思考时更细心。
最后惊喜地发现,所有这些努力都得到回报。于2011年秋天在乔治城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教授工作,但实际工作量并没有大幅增加。由于在相当长段时期里直训练自己,研究效率不仅没有受影响,反而提高。研究生期间那段轻松时光里,年可以写两篇好论文,成为教授后,虽然工作任务更多,但是发表论文数却提高到平均每年4篇。
这令大吃惊,但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没有达到深度工作极致。在成为教授之后第三年意识到这点。在乔治城第三年,也就是从2013年秋天到2014年夏天,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深度工作习惯,寻求更多进步空间。这其中原因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