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本共有三十卷,用插图描绘郊祀队伍使用各种物品,如旗幡、旗帜和装饰华丽车辆等。当时还多印些卷册,分发给各王宫及众高官,徽宗早期教育中所用书籍很可能就包括这些。[39]
哲宗位老师范祖禹编著八卷本《帝学》,通过讲述早先帝王轶闻,来说明伟大帝王尊师重教,笃好学问。这本著作如今依然存世,书中对所有用兵先例概不提,帝王不会由于行事果断、开疆拓土或提高人民福祉而受到称赞,而是因为遵从师教而被褒扬。例如,后汉开国皇帝光武帝邀请儒生入宫,指定五经博士,聆听他们讲解,并亲临他们讲学太学,因此备受赞扬。在打败所有敌人后,光武帝就对军队只字不提。太子询问军事战略时,他回答是:卫灵公询问孔子军队部署问题时,孔子就曾表示反对。[40]在宋朝早期皇帝中,范祖禹着重介绍仁宗,因为正是在仁宗时期,儒家学者给皇帝讲学形成制度。[41]
1091年,徽宗九岁时,有位翰林学士为宗室和皇子教育提出个方案。根据最终方案:皇子从八岁到十四岁,每天要背诵二十个字段落若干。每年还要对他们进展进行考试。[42]1093年二月,徽宗十岁时,高太皇太后决定让皇子们到宫外就学,并在以前位皇子住处设立学舍,两名大臣担任老师,四名宦官负责管理。大约六周之后,皇子们开始学习,哲宗给每人颁赐“九经”部,还有儒家大师孔子、孟子、荀子与扬雄著作。[43]
在1095年,哲宗请高官推荐德高望重长者担任皇弟们侍读。徽宗侍读中有三位是知名学者,傅楫、朱绂和何执中。三人都有文官职位,前两位早在将近三十年前1067年就获得官位。三位侍读都是南方人,傅楫与朱绂都来自福建路仙游县,何执中来自稍北今浙江境内。傅楫和何执中早年都曾经担任地方官,后于11世纪90年代来到京城。从1087年开始,朱绂担任皇宫“大小学教授”。1094年,章惇升任宰相,朱绂被召入宫中,向哲宗讲授有关“正心、诚意、知人、安民”道理。[44]接下来四年,他直担任皇宫侍讲,并两次获得提拔。
傅楫或许是三位侍读中最致力于儒家学问,他年轻时曾师从著名儒家学者,还娶老师女儿为妻。他在二十年间游宦各地,收集大量藏书。此后四年,傅楫直任太学教授。在傅楫作为皇子侍读五年间,建议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在他看来,皇子教育直强调书法和作文,却牺牲经典教育。傅楫认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