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孔子46岁
晋定公召集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国国君,会盟于召陵,准备伐楚。此次盟会名义召集人是王室之卿,刘文公。齐景公未参会,派卿国夏出席。这是春秋列国最后次大型盟会,也是晋国主导最后次。
晋卿荀寅向蔡昭侯索贿
吴首次伐越。
晋卿韩简子召集鲁、齐、宋、卫、郑、曹、莒、薛、杞、小邾等国卿大夫,为周敬王修筑成周(洛阳城),防范流亡在外王子朝势力反扑。
孟懿子代表鲁国参与此次会见和工程。这标志着在鲁昭公流亡在外情况下,国际社会正式承认三桓家族对鲁国管理权。鲁昭公卒于流亡地。
鲁定公元年,公元前509年——孔子43岁
三桓选择昭公之弟公子宋即位,是为鲁定公。
鲁昭公仍流亡在外。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40岁
晋顷公卒,定公继位。
吴国扩张,灭徐。吴王阖闾任用伍员,加强对楚国侵扰。
可能在此年,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定居。孔子晚年自评:“四十而不惑”。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孔子37岁
吴公子季札受吴王僚之命,出访中原列国。
吴公子光暗杀吴王僚自立,为吴王阖闾。
季札访问中原后经过齐国返回,其长子死于齐国,季札在当地举办葬礼。孔子当时在齐国,观摩葬礼。
宋、卫呼吁晋国协助鲁昭公回国。晋卿范献子接受季平子贿赂,故意拖延此事。
鲁昭公尸体运回鲁国,季平子有意将其葬在国君墓区之外。追随昭公流亡大小贵族相继返回鲁国。
鲁定公二年,公元前508年——孔子44岁
吴军在边境击败楚军。
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孔子45岁
蔡昭侯朝见楚昭王。楚令尹子常向蔡君勒索贿赂。蔡昭侯赴晋,请求伐楚。
鲁昭公仍流亡在外。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1年——孔子41岁
晋卿范鞅带兵到鲁国,试图帮助鲁昭公回国。但范鞅接受季平子贿赂,认可季氏代理国君现状。
鲁昭公仍流亡在外。
鲁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孔子42岁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孔子38岁
晋国贵族内乱,祁氏、羊舌氏失败出局,剩余范(士)、知、中行、韩、赵、魏六家,基本垄断晋国政局,称为晋“六卿”。
鲁昭公仍流亡在外。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孔子39岁
晋赵鞅、荀寅铸刑鼎。孔子认为是政治失序表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