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孔子就被提拔成小司空(大司空副职),大司空是孟懿子。不久孔子又升任大司寇,正式进中枢朝廷,主管鲁国政法工作。这就成“上大夫”,也就是“卿”,相当于后世宰相,能和三桓起开国务会议、决定国策。(见彩图4、彩图5)
彩图4(左)、彩图5(右)明清人所画孔子为鲁司寇像(作者不详)
如果是现在,可以放在“政务公开”栏里。第幅把孔子画得太凶,画家可能想表现法官威严,结果却像个门神。真正孔子可能更像第二幅。
能接受孔子进中枢,三
年周文王、周武王在西方时候,靠着丰、镐小块地方,就灭商统天下。如今费城虽小,同样能干番事业!
这消息肯定让三桓坐不住。
其实和公山不狃合作并不是孔子首选。真要那样,他早秘密出发,不会这磨蹭。放出这种消息来却不动身,也是在给三桓开价,让他们重视自己。
这幕,和15岁孔子把母亲丧停在大道上,谋求去孔家认祖归宗很像。先把舆论造出来,让对方不得不重视;同时请中间人疏通、斡旋,直到对方开出自己满意价码。现在三桓里孟懿子资历最老,年纪最大,当年又跟孔子读过书,他对孔子推荐和保证应该起很大作用。
到有所作为关键时刻,孔子就不是书呆子,他有自己套生存智慧。
内政外交大转向
孔子和三桓番接触后,终于出山做官。他出身不够高,直接进朝廷中枢,以前还没先例。而且上面是个萝卜个坑,得腾个缺才能安置孔子。
孟懿子等人办法是先给孔子安排个过渡职务,让他担任中都宰,可能是都城曲阜市长(也有人说是另座城市)。名义上说,曲阜还没被三桓家族瓜分掉,还是国君能管辖地盘,孔子担任中都宰这个职务,就是比士高级“大夫”,但还不是高级大夫,是“下大夫”。孔子也不可能接替阳虎季氏大管家职务,那名分不高,对他太屈才,孔子不会接受。
另方面,三桓解除世代担任大司寇臧孙家族权力,给孔子准备位置。前面说过,十六年前鲁昭公想除掉三桓,臧孙家臧昭伯参与其中。三桓赶走昭公,稳住阵脚后,让臧昭伯堂弟臧会当臧氏族长。这个臧会人品卑劣,三桓也看不上眼,现在正好给孔子腾缺。
孔子在中都宰任上干不到年,也没什太出名政绩。《礼记》记载他发布过关于葬礼规范,要求棺材板不能薄于三寸。春秋寸短,三寸大约是今天七厘米,也不算太厚。那时“礼不下庶人”,这是对贵族葬礼要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