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酒,带几十个人把茅将军庙给砸,将军被扔到河里。没想到过几年,苏涣登第,他去剑门接儿子时,又看到个茅将军庙。这次茅将军学乖,托梦给守门人说:“那个苏序又要来,求他放过吧。”们老说苏洵少而不学,但其实比起苏序来,算是好得多,毕竟苏序到晚年才开始学作诗。有这样父亲,想必苏洵过得十分愉快。有这样爷爷和父亲,想必苏轼过得更愉快。苏家人婚运都特别好,苏序娶眉州大族史家女儿,史夫人据说性格慈仁宽厚,随便夫君怎样淘气;苏洵娶眉州大族程氏女儿,这个程氏不但也任由夫君淘气,还能教儿子读《后汉书》;苏轼娶那个“小轩窗。正梳妆”王夫人,也是这种类型,出身好,有文化,欣赏夫君淘气。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都是第次进京赶考,按照现代算法,苏洵四十七岁,苏轼二十岁,苏辙十八岁。结果苏轼和苏辙都考中,苏洵没考中。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他看到苏轼试卷,本来想录取为第名,但是他以为这好文章必然是自己门下曾巩写,为避嫌,所以列为第二。后来发现作者居然是从未听说过四川少年苏轼,欧阳修大为赞赏,声称几十年后天下将传颂苏轼诗文,不会再有人记得欧阳修。
苏轼在二十几岁时几乎就要中状元,有几朝皇帝都想把他当作以后宰相来培养。不幸是,在苏轼人生中,他不但从未实现当初期许,而且被不断贬官。在情况最严酷时候,苏轼被下到监狱里,几乎要砍头,这就是著名“乌台诗案”。他被贬再贬,最后贬到当时般人观念中世界尽头——海南。那里完全是蛮荒之地,没有稻米,没有墨,没有医生。在这种地方,大概般人都会觉得绝望吧,但苏轼居然像鲁滨孙样,兴致勃勃地自己尝试酿酒、做墨,还教土人烹制野猪肉。
苏轼被贬到过黄州、密州,也在江南杭州当过官。们现在看到杭州西湖这样盛景,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苏轼。他刚到杭州时候,西湖水面大部分淤积,市民饮用水都很成问题。苏轼在杭州时恢复西湖湖面,建立供水系统、医院和孤儿院。所以,他不是只会写诗,同时也很有干才。林语堂《苏东坡传》对此有很多叙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