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他们作为全球主要原棉生产者地位。到1870年,他们总产量已经超过此前于1860年达到最高纪录。到1877年,他们恢复战前在英国市场份额。到1880年,他们出口棉花数量超过1860年。到1891年,美国佃农、家庭农民和种植园主生产棉花是1861年两倍,供应81%英国棉花市场,66%法国市场,61%德国市场。美国棉花种植重建如此成功,世界各地帝国官僚和资本家都将其视为模范。从英国到德国再到日本,各式各样帝国主义者都在研究美国,从中为自己棉花种植项目吸取教训,而美国棉花种植者成为受欢迎专家,指导殖民z.府如何向商业棉花生产过渡。31
在全球最重要棉花种植者解放之后,美国新型棉花种植劳动力出现是棉花帝国内最重要变化。然而在世界其他地区,部分受到美国棉花生产危机鼓舞,制造商、商人和官僚机构加速内战期间已经开始农村转型,尽管采用各种方法,有着不同结果。由于他们活动,在1865年至1920年间,亚洲、非洲和美洲数百万佃农、受薪工人和农民经营者开始为欧洲和北美纺纱厂生产“白色黄金”,到20世纪之后,也开始为日本、印度、巴西和中国工厂供应棉花。
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里,印度经历世界市场上棉花生产最为显著扩张。事实上,在美国内战结束时,孟买商会已经发现,“美国奴隶解放对印度棉业未来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印度大部分农村社会结构和印度贸易会出现永久性变化。尽管战后(特别是1876年以后)印度农村生产者无法在世界棉花市场保持其主导地位,但其出口量仍迅速上升,从1858年2.6亿磅增加到1914年近12亿磅。然而,出口商不再将产量大增后大部分棉花卖给印度两个传统市场(英国和中国)制造商,而是卖往欧洲大陆,以及20世纪后,卖给日本纺纱厂。到1910年,印度棉花出口中只有6%运往英国,而日本消耗38%,欧洲大陆则为50%。与英国同行相比,欧洲大陆和日本制造商已经调整他们机器来加工印度较短纤维棉花,成功地将印度和美国棉花混合在起,生产出较粗布料。因此,1860年后30年间,欧洲大陆对印度棉花消费量增加62倍,不来梅商会在1913年说这是“不可或缺帮助”。为满足这些需求,印度棉花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到19世纪80年代后期,在印度些地区(如贝拉尔),全部土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