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定在六月二十二出发,但由于事情过于仓促,李纲请求延期。这被当作他害怕表现,于是,他只好仓促于六月二十五出发。出
发愁,听耿南仲建议,立刻下令,任命李纲担任两河宣抚使,接替种师道角色;同时任命刘韐作为李纲副手,接替种师中角色;解潜担任制置副使,代替姚古角色。
防卫北方三驾马车换成李纲、刘韐和解潜。后两者都是有战功武将,只有李纲是个文臣。
李纲知道自己是政治斗争牺牲品,这是政治对手要将他清洗出京都策略,所以才想出这样办法。在争辩无果情况下,他只好选择上任。[27]
他上任时,宋军已经越来越混乱。种师道时期,由于老将军是武职出身,还有足够威信保持军队稳定。李纲作为文人在首都有很高威望,但在军队中却说不上话。更复杂是,宋钦宗曾经信誓旦旦要用武力解决问题,但种师中死后,皇帝在耿南仲等主和集团劝说下,又没有那坚决。他让李纲上任,并不是信任李纲,而是让李纲尝试最后次武力保卫三镇,如果还不行,就要彻底倒向主和派。
朝廷中主和派虽然暂时不敢完全反对武力,却三心二意,出工不出力。全军上下都知道朝廷情况,对李纲等人更是阳奉阴违,使得军队指挥彻底失控。
这切,就注定李纲只是个过渡性人物,他任务就是战败并退出政治舞台,他战败会被围绕在皇帝身边主和派屡屡提及,成为必须寻求和平证据。
但在七月初,皇帝还没有最终倒向主和派,还在尝试着采取强硬主张。方面,他继续清理宋徽宗身边大臣(蔡京、童贯等人都是在这个月死亡[28]),另方面,分别遣使前往金国皇帝、左副元帅粘罕(两次)、右副元帅斡离不处,坚决要求用租税代替割地,请求免于割让三镇。[29]
在战争准备方面,李纲进行得并不顺利。皇帝让他担任宣抚使,是想让他完成两个任务:第,解太原之围;第二,守住北方防线。皇帝目标明确,可是又给李纲多少资源呢?
首先,在李纲没有离开汴京时,皇帝给他招募两万兵,但由于金人已经将马匹掳掠殆尽,士兵没有马可以骑。李纲请求皇帝从民众手中买马,估计可以搞到几千匹,但刚发出文告,开封府就以骚扰民间为由请求终止。
李纲将两万人分成五支军队,每军四千人,恰好河北发生叛乱,于是派左军去镇压。右军又拨给副使刘韐,给李纲剩下只有万两千人。出征前,李纲请求银、绢、钱各百万作为军费,朝廷最后总共只给二十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