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懋把消息带给皇帝,皇帝也觉得是自己对不起李纲。毕竟皇帝对姚平仲劫营是知情、鼓励甚至参与,李纲和种师道等人反而不知道。现在出事,还必须由他们承担责任。
于是皇
等胜利后请求皇帝给予封赏。如果他死或者被俘,金人从他身上搜到信,会以为皇帝是不知情。现在这封信与张邦昌说法吻合,竟然真起到作用。
康王和张邦昌摆脱嫌疑,但出使郑望之却没有这容易。斡离不接见他们后,将郑望之单独留下,送去位叫作“都统国主”将领处。康王和张邦昌都意识到再也见不到他,纷纷向他告尘世最后别。
郑望之跟随着向导在金军大营营栅里穿梭,营地里道路曲曲弯弯,直线距离十几里,曲线距离却走六七十里。
郑望之到都统营地,穿过两边卫士刀枪丛林,才见到都统。将军直截当地说:“北宋求和,你是首来谈判之人,既然今天以兵相加,你也免不死。”他以为郑望之参与劫营阴谋,强迫他将整个策划过程说出来。
郑望之竭力辩白,表示自己不会自寻死路,如果事先知道,又怎会在劫营当天还留下?既然他没有参与阴谋,又能说出什?
都统将郑望之留夜,第二天才放回去。郑望之重新见到康王和张邦昌,才知道康王为他流不少泪,以为他死。即便在金军内部也传言,都统叫他过去不是善意。[14]
击退金军进攻,李纲回到行营司,才知道自己已经被罢官。皇帝下令,将李纲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职位罢免,甚至连行营司都撤销。只是任命蔡懋担任守御职位,接收李纲军队。
怂恿皇帝罢免李纲是宰相李邦彦。主和派将姚平仲全军覆没消息带给皇帝,李邦彦乘机向皇帝表示,现在只有个办法,就是推说皇帝并不知情,是主战派李纲和种师道等人擅自行动。他甚至主张将李纲和种师道等人绑送给金军。[15]
皇帝也慌神,虽然他否决将李纲和种师道送给金人提议,但还是罢免李纲。[16]
二月初三,李纲正要进崇政殿见皇帝,在殿门口听说自己被罢免,于是来到浴室院等待自己处罚。对李纲进行讯问是他后继者蔡懋。经过讯问,蔡懋才知道原来姚平仲并没有全军覆没,劫营士兵共损失千把人,而李纲救援部队损失更小,只有百余人。姚平仲本人也并没有死亡,而是突围后担心种师道治他偷偷行动罪,所以溜走。所谓全军覆没消息是不准确,皇帝由于被吓破胆,没有加以核实就相信,匆匆做出免职李纲决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