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通信。在姐妹们帮助下,他还稳定地收到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图书馆借书,而且出借时间都延长,以满足他强烈阅读愿望。尽管列宁对邮政系统速度感到沮丧(把信寄到首都,再收到回信,需要大概35天),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关于政治、经济、工业史、农业和统计学书籍,当他在1900年初离开西伯利亚时,他带走225千克书。正是在流放期间,列宁写作并在1899年出版有影响力作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本书让他成重要马克思主义思想家。7
列宁再请求自己母亲和姐妹给他寄来令生活舒适物品,如温暖袜子、狩猎时穿防水披肩,这让人想起十二月党人拥有物资和他们对在西伯利亚地区偏远地区弄不到消费品渴求。列宁需要顶草帽和副羔皮手套(让人免受可怕西伯利亚蚊虫叮咬基本防护,每年夏天它们都会短暂但来势汹汹地出现在这个多沼泽地区)。不沉浸于学习时候,列宁就会与住在舒申斯克附近十几名流放者起享受田园生活、狩猎和溜冰。到1897年底,他同伴们说列宁体重增加,健康古铜色皮肤使他看起来“就像个西伯利亚人”8。
年轻列夫·勃朗施坦(托洛茨基)于1904年流放到被上帝遗弃村庄乌斯季库特,该村位于勒拿河上游,他在那里边学习马克思《资本论》,“边拂走书页上蟑螂”。这里环境也和在更北部激进分子所处环境迥然不同。在这里,托洛茨基有机会与妻子亚历山德拉共同抚养两个孩子,通过在进步报纸《东方先驱》上持续发表文章来磨砺自己卓越记者才能,还能带着强烈求胜心玩槌球。9
国家对列宁和托洛茨基宽松待遇,不仅揭示出社会等级和财富能长期缓解西伯利亚流放恶劣环境,同时也揭示出国家并不知晓他们书生气激进主义萌芽力量。列宁或许曾焦急地抱怨书籍和信件投递出现延误,但他却能够与个从伊尔库茨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莫斯科、基辅、日内瓦和伦敦颠覆网络取得联系。10
在偏远东北部地区,科雷马行政流放者所处环境是另种景象。他们常年忍受着与世隔绝状态,这种隔绝状态每年只会打破三次,波利亚科夫回忆,当邮递员到达时,“就像阵电流……每个人都沉浸到欣喜若狂状态”。然而,几个星期过去后,流放者已经反反复复读过至亲之人寄来报纸、杂志、书籍和信件,于是先前狂喜情绪平静下来:
六个月、九个月和十二个月前发生所有新闻和事件,都已经被热切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