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各户住下后,才知道,这个年轻人不仅骗剧团人,而且也骗村上领导。其实,他既不是支书,也不是村主任。支书到区上参加商品观念学习教育培训班去。只有村主任在家,可村主任跟他,根本就是“两张皮”不粘。据说,村委会马上要改选,这小伙子跃跃欲试,有要“替而代之”意思。所以老主任就更是见不得这个“没高没低”“没大没小”“没脸没皮”“怪货色”。年轻人没跟他商量,就偷偷让村里人去把戏接回来。戏箱都摆在小学门口,才去给他打招呼,自是碰鼻子灰。老主任说他太胆大,这大事,就敢做主。虽说戏不要钱,可下来六十多张嘴,并且还要住晚上,还要搭戏台子,算是把天都戳下窟窿。你个嘴上没毛货,能成操起这大事故来吗?两人大吵架,然后村主任当众宣布,这事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说谁要捏着鸡巴充六指子,让谁充去,反正他管不。随后,他就关门,上锁,说是去后山亲戚家。年轻人既然把事惹下,也就继续朝前推着走。好在,村里人都想看戏,也都支持他。所以无论给谁家安排人,都很顺利。把人安到谁家,谁家就管饭。虽然山顶人家,日子穷些,但也是尽着家底往出腾。有还煮上腊肉呢。易青娥住这家,从广播里听过《杨排风》,也知道易青娥,就越发地高兴起来。最后甚至还杀只鸡,给她们几个炖,吃得个村子都飘起香味来。倒是朱团长他们几个老汉,住在个家里,死气沉沉。给他们煮锅红薯,吃,就连忙吹灯,让都麻利睡,说熬夜费油哩。
村里共有七十多口人。外村还赶来些看戏。第二天上午,就把《杨排风》演。谁知在开演前,老村主任又突然折回来。他是见全村人都服从年轻人安排,整整齐齐拿板凳,坐在台下看起戏来,就又头不是头、脸不是脸地对那年轻人说:“既然把事都弄到这份上,这个村主任不出面,恐怕也说不过去。开演前,恐怕得代表村上讲几句话,把人家剧团谢忱下。不能说们村大小没个规矩,谁都能出来拿事。”年轻人就跟朱团长说,村主任回来,要讲话谢忱大家呢。管音响,给土台子中间支个话筒。主任掸掸身上灰土,就上去。他刚朝话筒跟前站,只听话筒“嗞儿”声尖叫,吓得他趔开好几步远,嘴里直嘟哝:“哎呀娘个瘪葫芦子,吓这跳好呀!”他没想到,这话都让扩音器给扩出去,把底下人惹得大笑起来。他又朝话筒跟前凑凑说:
剧团同志们好!(音响又嚣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