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陌生男女走进那个房间,笑容满面地彼此握手,特别是听到其中有个人叫出名字,有种脱离现实感受。和几个男人聊得很多,知道他们是过去好朋友。有人提起些往事,很有把握地描绘当时神情、举止和爱好,而对此毫无印象。对自己能清晰地保留在些人记忆中感慨不已。主持聚会个同志高声对大家说:“让们重新认识下吧。”随着个个名字道出,蒙尘岁月开始渐渐露出原有光泽和生动轮廓,那些陌生脸重又变得熟悉和亲切。很多人其实毫无改变,只不过们被个远远地隔离开,彼此望尘莫及,当们又聚在起,旧日情景便毫无困难地再现。那个苍老、憔悴女人当年有张狐狸般娇媚脸,这张脸不会使人坠入情网却颇能挑逗起个成年男人非分之想。只是到后来,多年后开始欣赏此类相貌女子。当时她对毫无吸引力,长期迷恋那种月亮型明朗、光洁少女。之所以对她印象深刻,因为那时候她总是和米兰在起。七十年代中期,这个城市还没有那多汽车和豪华饭店、商场,也没有那多人。
除几条规模不大商业街,多数大街只是零星几间食品店和百货铺子,不到季节,货架上商品也很单调,大多是凭票供应基本生活用品。街上常见是四轮驱动军用吉普车和些老式苏联、波兰轿车。
上班上学时间,街上只有些外地出差干部在闲逛,路边公共汽车、无轨电车都乘家寥寥。热闹场面只有特殊日子能看到,游行群众队伍把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
城里没什年轻人,他们都到农村和军队里去。
那时十五岁,在所离家很远中学读初三,每天从东城到西城穿过整个市区乘公共汽车上学。这是父母为使免受原来些坏朋友影响所采取极端措施。原来就读那所中学过去是所女中,自从开始接受男人入校后便陷入混乱,校纪废弛。为不受欺侮,男孩子很自然地形成个个人数不等团伙。每日放学,各个团伙便在胡同里集体斗殴,使用砖头和钢丝锁,有时也用刀子。直到其中个被打得头破血流便哄而散。这场面使得所有正派学生父母心惊肉跳。感激所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空前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无用知识。很同情现在学生,他们即便认识到他们是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至今坚持认为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前途诱惑他们仅仅是为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
那时只是为不过分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