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说放弃也可惜,毕竟,做文化产业走出门去,头也能抬高点,再者,这公司毕竟也是盈利,要是亏损,史贵弄不好就要想办法将之关张,但在盈利情况下,史贵还得继续维持着这个生意。
他刚刚试水成功,而且比普通图书公司还多自己印刷厂,他也舍不得丢掉这摊子。
不过,要说将赚到资金重新投入出版业,扩大生产,增加书籍品种开发,史贵又很不乐意。
对他来说,这个出版社能保持目前盈利状况也就罢,剩下钱,还不如做些更赚钱生意,比如他熟悉餐饮业。
史贵现在还记得,他在镇上小餐馆,生意好时候,盈利是多令人欣喜。
史贵出版社挂靠在中丝公司出版社下面,严格来说,其实只是个图书公司。
像是后世许多图书公司样,这间公司也是依靠教育刊物来盈利,当然,他也从大流出些名著小说什。
80年代初是知识匮乏季节,如果再早两年话,大家想找本书来读都难,北大流动售书点刚开时候,根本是人山人海,想买书人是挤都挤不进去。
然而,经过两年发展,到84年当下,书籍匮乏已经得到定程度缓解,大家再也不是见到什都想买,史贵图书公司也不可避免出现积压。
好在杨锐给他做几套试卷还很好卖,另外,史贵时不时还能拿到些中丝订单,才算是小有收益。
而今,不管是图书公司,还是自助餐厅,史贵都有赖于杨锐帮忙,被杨锐同志嘘寒问暖小牛自然也是受保护对象。
李文强书号,史贵毛钱都没
可是,他这些收益和同时代其他行业比起来,实在太少太少。
不说倒卖批文赚有多少,就是其他下海经商人,无论是卖家具,卖电器,卖衣服,个个都比他赚多多,至于做家具,做衣服,做电器,那就赚更多,这真正是个实业兴邦年代。
而在所有产业中,唯独出版赚钱很难。方面,他们要付版权费,另方面,他们还要受新华书店系统挤压,除此以外,印刷所需纸张,也属于控制物资,想拿到合适价格,并不容易。
最后,盗版对出版社和图书公司造成压力是全面性。80年代人太穷,每分钱都是从嘴里省出来,如果想买书有盗版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省下那几毛钱来,给家里大人小孩割小块肉煮汤也好呀,至于盗版书纸张不好,字迹不清,早就习惯忍耐国人也无所谓。
这样生意,史贵自然是越做越没有滋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