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学当天下午就
“真?”
“千真万确!”杨锐心想:你就是让做第作者也不做啊,学术打假这样名声,好听不好玩。
魏振学却是下子高兴。
他写论文不多,给杨锐做助手期间,跟杨锐混出来多是第二作者,实际上,杨锐给出第二作者都寥寥无几,必须是魏振学深入参与过论文,才会给他第二作者名头。
而作为研究者,每个人都希望写着自己名字论文越积越多。
,以后都可能用不上,而且,仪器也不是电器,掏钱就能买到,订货时间往往长令人发指。
魏振学想下,点点头说:“材料也要几千块。”
“这钱出。”这是逃不脱钱,要重做实验就得花钱,往往还得多花钱。
因为对方做出结果,实验就结束,你得证明做不出结果,当然得要多做实验。所以,重做论文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因为检查和重复论文往往比直接做出来还难。
比如号称中国最牛化学所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就曾经有过博士生造价丑闻,她院士导师不得不派出数名博士生,用半年时间,花费巨资才确定造假事实。
第作者才算是你写论文,第二作者神马,也就是科研民工以下有点用,以后就很难产生效果。
“就这说定,你看好吧,只要有点问题,都给你揪出来。”有钱有实验室,还许诺给位置,这样环境,包养两个研究员还是很妥帖,魏振学态度也发生大变化。
杨锐这时候笑,说:“这是得罪人活,你就不怕得罪人家?”
“他要是被查出来,做不人……咳咳……”魏振学豪迈捶捶自己胸脯,然后被自己打咳嗽起来。
刚刚有点被他情绪感染杨锐,无奈看着险些捶伤自己魏振学,甩甩手走。
当然,人家是高智商高端造假,用院士话来说,是把30分成绩造假成90分。李鑫论文水平在那里放着,如果造假,也不可能像是人家那样高端。不过,要证明此点,至少得比李鑫论文水平高端点,才能做到。
这也是无数研究者前仆后继造假而未获惩戒原因之。造假成本很低,而证明造假成本却很高。
魏振学有段时间没好好做实验,新实验室建成才没多久,好项目所需经费也不少,杨锐都没开工,他自然也没有东西可做,本人是饥渴难忍。
思来想去,魏振学道:“你让重做这个论文可以,但你得让做第作者。”
杨锐莞尔:“别第作者,这个项目全是你,除时间上要求以外,不做别要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