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纵然有从朝廷到百姓万般理由,但在涉及到需要挑战官场潜规则时,他就无法去游说荀尚书什。明规则可以因为人主观想法而改变,潜规则却从不以人主观意志而转移。
见李佑沉默不语,荀尚书淡定地笑笑,“若本官还是刑部尚书,就不好开此先例,不然部里要乱。什时候不当这个刑部尚书,便无所顾忌,临走前倒是可以助你臂之力。”
见天色渐晚,李佑便告辞。坐在轿中,想起荀尚书最后那句话,忽然有所悟。
荀大司寇什时候才能不当刑部尚书?他才五十来岁,远不到致仕时候。那他不当刑部尚书还能干什?天下还有多少比刑部尚书更好位置?
不过想起来,这眼下还真有个,比如正空缺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在六部中是中上地位,刑部是中下地位,刑部迁兵部就等于是升官。
照样需要上奏天子圣裁!若如你而言,刑部今后便不用管京师之事!”
“都是为君分忧,刑部乃天下刑部,事务已然繁重不堪。大司寇又何苦纠缠于京城这刁民云集地方,做那如同知县俗事。”
荀尚书答道:“你若有此意,大可直接向天子奏请。如有圣谕,刑部不敢不从,你何必到这里与本官说这些!”
李佑无奈道:“大司寇说笑,若不向大司寇照会,何敢自专。”
荀尚书想想,又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在刑部本官就是这个阎王,但是部中还有很多小鬼。若真如你所愿,本官可以不在意,但是部里未免会怨言重重,叫本官这部之首不好做。”
李佑顿时懂,荀尚书明着婉拒,其实
京城事务繁琐,固然让负责京师刑名案情刑部疲于应付。但与此同时,对小官吏来说,过手油水和好处也很大,甚至是主要灰色收入来源。
不错,刑部确实负责天下刑名,但是外地案子到刑部后,疏通成本也很高,案犯打点积极性就下降。
打个比方,贵州案件到刑部,那案犯亲属想打点疏通,就要花两个月时间,穿越三千里去人生地不熟京师。对于般人而言,遇到这种情况岂止是望而生畏,只怕当即就放弃疏通打点并听天由命,于是刑部主管官吏所能落下好处就少。
相反,京师人犯官司,与刑部近在咫尺,打点疏通便利许多,积极性也高,同时京城人相对比较富裕,拿得出银子。
所以说京城案件烦不胜烦归烦不胜烦,但仍是刑部官吏最主要灰色收入来源。作为高高在上刑部尚书,荀飞谦大人可能不在意这点事,但是不能不考虑到属下十三清吏司大小官吏情绪,部中具体事务都还要依靠他们去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