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看起来将是非常圆滑顺畅、合情合理、水到渠成,想必提前精心准备剧本,不会让任何人看出破绽。
所以彭阁老要抢先奏请对李佑从重处分,阻断李佑深情自白表演机会。
即使后面李佑站出来继续演出,有自己奏请处分先入为主,李佑深情表演效果就差很多,很多后续动作将会显得生硬艰涩。再说自己也不是吃素,掌握住主动权,见招使招,继续逼出破绽并不难。
众人印象里,太后对李佑是痛恨到咬牙切齿,若当朝大学士为让太后先消气,提供个重重处置李佑方案,而且这个方案是符合传统惯例,不会引起群臣逆反,那太后理所当然是马上准奏,不会有任何犹豫。
如果太后突然转向百八十度突然原谅李佑,那才是奇哉怪也,惹人深思。
流落在宫外过夜。
参与今日大谏议众人心里都有几许患得患失。
方面胆敢进谏封存宝玺,将太后逼到拿宝玺制气,使他们集体荣光,近几十年来,何曾有过更能展现士人风骨时刻?足以载入史册重重写上笔!而他们大名将与先贤同列,对,回头要制作个大谏议题名录!
另方面,若宝玺真出问题却又美中不足……
又等半个时辰,内监重新将金屏摆上,在珠帘后,太后再次登上宝座。
彭阁老打岔目便是如此,殿中总有些精明人,怎能看不出端倪?正如前文所言,在这个地方取信于人,证据并不重要,但须得有痕迹。如果李佑与太后之间斧凿痕迹太重,岂能瞒过众目睽睽?
而且作为入阁十几年大学士,彭阁老对帝王心思自有心得。如同钱太后这般近似于帝王人,行事规律异于通常。
就
彭阁老心知时间紧迫或许是好事,礼毕后便出列为自己“言辞不当”连连谢罪,此时他可不敢再说什撑场面话。万太后又发怒走,那真是有理也说不清。
随即语音转,彭阁老旧话重提道:“宝玺乃国之重器,万万不可轻忽,奏请圣主将宝玺收回宫中。检校右佥都御使李佑逾越妄言,致使宝玺离宫,请贬云南为驿丞!”
还是要按老惯例,正常情况下为君臣媾合,“带头大哥”必须赐给他求仁得仁光荣……谁也不能指责公报私仇。
彭阁老可以断定,如果他不如此奏请,只怕依照某些事先拟好剧本,李佑将会上前请罪,而且必将言辞巧妙新颖,既令人深思又感人肺腑,还具备深刻道理。以李佑口才,做到这点并不难。
然后圣明慈圣皇太后受到触动,幡然悔悟,而归德长公主也出面大力斡旋。最后君臣和解,皆大欢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