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出现边倒毫无争议情形,朝议才会以最迅速效率做出决议,才能做到自己封赏诰书和罗知府升官诰书几乎同时出台。
若照此分析,这姓罗弹劾自己,然后在朝议上奇迹般炷香内全体认可他新任命,起由朱钦差奉诏出京,其中没有任何扯皮拖拉,这可能?天下知府有两三百个,姓罗凭什得此待遇?
再说,自己人品不至于差到天怨人怒遭弹劾还满朝叫好并全体同意提拔自己对头罢?自己再烂也是救祖陵功臣,功劳簿还热乎着,朝廷也不会干出谁弹劾自己谁就升官闹剧罢?
退万步
何况提拔罗星野还能给李佑诰封大喜日子添堵,顺便又还别人人情,爽哉!
文渊阁大学士杨阁老:李佑太擅于争权,又是名士习气不爱居于人下,谁去当扬州知府都是受罪。即使换个别知府,只怕又要与李佑成死对头,总是如此传扬出去实在不好听,何苦何苦。还是继续让这个姓罗坐在府尊位置上作挡箭牌罢,罗李之间矛盾已经路人皆知,再闹也没什说头。对李佑而言,只与个上司闹翻总比三番五次与不同上司闹翻名声好听。
东阁大学士金阁老:李佑功勋卓著又在扬州名高望重,政务营兵都掌于手中,稍稍制衡下才是正理。不然他在天下要冲扬州城家独大,却将朝廷置于何地?
李大人仰天长叹,他个小小五品地方官何德何能,居然让所有派别大佬很默契地起蓄意压制,并刻意提拔他对头,也算是够荣幸。难道这就是官场混沌本质。
但那些奇怪感觉仍然在心头挥之不去。盐漕府三家联手弹劾自己事,朱放鹤句也不提?大功臣受弹劾,作为钦差,怎也得代表朝廷表示下抚慰功臣之意罢?
想着想着,李大人忽地猛拍额头,他终于知道不对劲地方在哪里!自己立功在前,而三家弹劾自己在后,至少晚着十几天……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以为顺序是这样:朱钦差带着李佑封赏诰书离京,走到半路上,朝廷快马加鞭驿传罗知府诰书给朱钦差,最后朱钦差同时带着两份诰书到达扬州。
但李佑从朱放鹤口气觉察到,罗知府诰书和自己诰书几乎同时出台,起离京,并无明显先后顺序,这说明什?
按说扬州地方盐漕府三家集体弹劾自己这个近年来罕有功臣,谁也不好专断处理,应该会拿到殿上朝议。
他李佑与别土包子不同,在中枢任职过,朝议没少参加。知道朝会上扯皮争论乃是家常便饭,件事说上十天半月属于正常现象,不然自己功劳封赏不至于到现在才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