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如果文选司给方应物拟定升迁,那也很不恰当,只怕要惹得自家老大不高兴。
吏部尹尚书已经在吏部作十年堂官,在吏部是说不二大佬。而尹尚书是大学士刘珝死忠乡党,至于刘珝与方应物关系,朝廷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就在几个月前,方应物借着天变直接废刘珝次辅职务!虽然又有方清之出面转圜,让刘珝保住大学士官职,但刘珝心里不恨方应物是不可能。
在这种人情因素下,若文选司给方应物安排美好前程,那不是在上司和上司上司面前自寻死路?
当然,如果仅仅是在昧着良心迎合上司打压方应物和不昧良心之间选择,那还能算单纯。无非就是二选,闭着眼睛咬牙选择其中
刘吉守制结束回京,算是成化二十年上半年政坛最大事情。天子派太监到刘府进行慰问,然后刘棉花上疏谢恩。
其后天子要下诏任用刘棉花为太子太保、谨身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虚衔尚书),而刘棉花要上疏逊辞,然后天子要再次下诏任用……这都是规定动作,程序总得步步走,着急也没用。
期间方应物也结束任满考察,所有考语都从都察院转移到吏部,于是这个号称天下第知县小青天正式列入吏部铨选程序。
方应物这样个正六品京县知县虽然是治下民众父母官,但放在朝廷里级别不算高。四品以下地方官,从理论上不需要经过天子钦定,吏部就可以直接决升迁去留,知县这种档次甚至由文选司就可以拟定。
但是当方应物贴黄(履历表)放在文选司案头时,诸位部郎头疼不已,不由得齐齐哀叹声,拖半个月,该来还是来!
对文选司诸君来说,方应物这样奇葩*员简直没法子安排,或者说怎安排都是错。
首先,贬谪肯定是不能,这方应物考语为最上等,如果是偏远外地,那还可以道听途说把。但方应物这个知县不是外地知县,就在京师当,当得怎样有目共睹,从百官到百姓都看在眼里,又哪里能蒙混欺瞒过去?
考语是最上等,业绩又是人人知道,若还不升反贬,那绝对是昧着良心办事。朝廷里这多双眼睛看着,平白无故贬谪方应物简直就是特大丑闻,闹得凶,文选司郎中就要先辞职谢罪。
其次,若平调也说不过去。方应物当初也算是翰林出身,因为忠直被贬为知县,为此得到普遍性舆论同情。都认为方应物不能就此沉沦,应该早早升迁回来,如此方才是维护正道。
如果这次只平调不给上升机会,那在舆论中,只怕要被议论成吏部文选司同流合污、不肯帮助清流回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