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已经有头绪,正常情况下确应该如自己所想,但现在却意外。想来想去大概不超出两个原因。
是李太监不在意汪直,所以不给这个面子。二是这件事还有别人参与,李太监不好驳那个人面子,所以才会婉拒。
从李太监态度看,不像是敢不将汪直放在眼里人,否则也不会只看到汪直名字便把自己请进来。所以后面个原因可能性更大些,也就是说这件事还有别人主导。
那这个人又是谁?这个人能顶得住汪直招牌,那至少也是方面大员级别,也就是说至少是布政、按察。不知怎,方应物想到浙江右布政使陆辰。
因为之前拜访宁衙内和宁布政使时有过推断,猜测这陆辰与李太监有所勾结,所以陆大人和李太监关系想必是不错。
这镇守太监李义正当盛年,四十岁左右年纪,面貌平常但是身材雄壮,若非没有胡须看着不像是阉人。
上茶后,主客素不相识,没什好寒暄,便借着汪直话头谈起来。李太监问道:“汪公在榆林可曾安好?”
方应物知道这是对方试探,便对几句汪直情况,最后他风轻云淡道:“汪厂公切安好,只是有回遇刺,被在下侥幸救过次。”
看来不完全是假借汪直名头招摇……如此李太监便很直接地问道:“方朋友今日登门,有何贵干?”
李太监心里很明白,眼前这位年轻人很可能只是打着汪直招牌来办事。但是人名树影,就是汪直招牌也是不可小看,该应付还得应付。
非要找个可能性,那陆大人可能性最大。毕竟他方应物只是打着汪直幌子与李太监谈,虚实不知,又并非汪直亲临,想来个布政使确实也足够顶得上块不知虚实汪直招牌。
不
对方直接,方应物也不客气,“在下有个王姓乡亲,在武林门外开着家工场。不过近日织造局对其索求甚迫,他无力承受,便委托在下向李公讨个人情。”
汪直招牌不见得是万能,但织造局勒索家工场对李太监而言,实在是件小事。正常情况下,谁也不会为这种区区小事去触犯汪直招牌,盘算得失很不划算。
“王家丝织工场?”李太监闻言皱眉半晌,然后才道:“若是手底下不懂事人惊扰你那乡亲,自然会做主训斥他们。但这次事情却另有缘起,却不是好做主。”
这很出乎方应物意料,李太监态度虽不错,可他居然拒绝?这明明就是件小事,李太监连这个顺水人情都不肯做?
没等方应物想出门道,李太监又补充句,貌似是宽慰道:“其实你不必过于担忧,船到桥头自然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