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述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时说道:“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个是破坏性使命,即消灭旧亚洲式社会;另个是建设性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25]
英国人殖民对印度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破坏,摧毁东方农村田园诗般传统生活。但是另方面,英国人也在印度进行非常重要建设。马克思说,英国人使印度完成印度人自己完成不政治统,“是使印度复兴首要前提”。而英国人组织和训练印度军队,“是印度自己解放自己和不再遇到侵略者就被征服必需条件”。同样,英国人带来“在亚洲社会里第次实行自由报刊,是改建这个社会新和强有力因素”。更为显而易见是,英国人在印度建设近代化交通网,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这些客观上加速印度经济成长,也延长印度人平均寿命。[26]
当然,英国人费心费力做这切,动机并不如他们自己所宣称那样是无比高尚。他们做这切,动机只是个词,“利润”。为
,性质是完全不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当圆明园被烧、洋人进入北京城消息传来时,很多中国人都认为,大清要亡。因为历史上蛮族如果攻占中国首都,下步自然会建立个新王朝。
然而,事情进展却出乎几乎所有中国士大夫预料。这些洋人虽然也和历史上蛮族那样进行野蛮焚烧和抢劫,但他们烧只是皇帝别墅,也就是圆明园,而对于清王朝统治权威象征紫禁城及太庙、天坛等地,却丝毫没有动。而且谈判完,就撤兵走,没要寸土地。
中国人非常惊讶。没想到还有这种蛮夷。户部尚书沈兆霖说,英法联军“以万余众入城,而仍换约而去,全城无恙。则该夷于专于牟利,并无他图”。这强大军队,进入中国首都,费这大事,只为做买卖!签完做买卖条约,就老老实实撤走。原来这是种新蛮夷,种只爱做买卖、不要土地蛮夷。
二
是,跨海而来英国人和历史上那些传统蛮夷不同。
他们对接管大清政权并不感兴趣,不想直接统治这片广大土地。他们甚至愿意帮助维持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他们还愿意帮助中国实现内政改革,发展经济。
为什呢?因为这样可以让中国人富到能买得起他们生产商品。
也就是说,推动英国人跨海远来,不是次性掠夺,而是要获得持续不断巨大利润。
由此们需要多花些笔墨,来分析下殖m;主义双重作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