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不过四十多年,其间还夹杂着规模庞大七国之乱。大唐盛世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中间也隔段相当长政治动荡时期。
乾隆能成功,半是由于清王朝择优立储原则,半是由于历史偶然性,素质流三位皇帝实现政治接力,时间长达百三十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次,也是唯次。乾隆登基之时,继承是令所有皇帝都羡慕基业。康熙和雍正在制度上实现摊丁入亩、养廉银、密折制度、军机处等系列宝贵创新,为乾隆铺设驶往全盛轨道。乾隆本身是实干家而并非思想家,事实上,乾隆朝内政外交大方针,秉父祖遗轨,并没有大制度创新。只不过他出色实践能力使这些大政方针落实得恰到好处。
第二,乾隆勤政。
优秀遗传、良好教育、成功自砥砺,乾隆皇帝在学生时期就形成个非常宝贵品质:诸事有恒。他生生活起居,都如钟表般有规律。清代史学家赵翼以他亲身感受记下乾隆皇帝勤政情形:
皇帝每天早上都在卯时(六点钟)出宫……从寝宫出来,每过道门,就放声爆竹。们在直舍值日,听到爆竹从远到近,就知道圣驾到乾清宫。冬天这个时候,蜡烛还要再烧寸多,天才大亮。们十多个人值班,五六天轮个早班,已经觉得很累。谁知道皇帝天天如此。这还是平时。当西陲用兵之时,如果有军报到,虽然是夜半时分也必然亲自览阅,然后召集军机大臣到前面指示机宜,动辄千百余言。那时负责撰拟文件,从起草到作成楷书进呈,有时需要两个小时,皇上仍然披着衣服在等。(《檐曝杂记》卷)
个朝鲜人也记下乾隆成固定模式起居:
卯时而起,进早膳,然后看文件,召见公卿大臣们讨论如何处理,直到中午。晚膳后还要继续处理没看完公文,或者读书写字作诗,直到睡觉时分。
从登基到离世,乾隆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日程生活,六十多年没有变化。
历代皇帝临朝,都是大臣们齐集之后,皇帝大驾才姗姗而来。可是在乾隆朝,却屡屡出现皇帝枯坐宫中,苦等大臣不到情景。其原因不是乾隆朝大臣们特别傲慢或者懒惰,而是因为皇帝起得太早。每天微露曙光之际,皇帝就已经穿戴整齐,做好准备,静坐宫中。经常是太监们出去看好几次,大臣们“始云齐集”。皇帝等得不耐烦,只好“流连经史,坐以俟之”,看书来打发时间。以至于皇帝经常发火,降旨要求群臣提前上班:“凡朕御门听政,辨色而起。每遣人询问诸臣会齐集否。数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