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海外贸易主要是与当地人及势力进行交易,而传统海外贸易物已经难以满足新帝国增长需求,到启元二十年,海外移民渐近成为贸易主体。
包括十个海外都督府以及柔佛、婆罗、高丽、扶桑等国在内海东、南洋,到处都是汉人投资开发矿井跟种植园。
到启元二十年,输入国内婆罗火油每年就升至六十万吨,而输入其他地区婆罗火油,每年也高达三十万吨,年贸易总额高达三千万银元。而控制婆罗国逾九成油井婆罗火油商社,不仅
甚至更多人丁消耗,但是这些土地,用四五千万人就勉强耕种,江淮地区工矿及运输业直在迅猛发生,但到启元二十年,国内工矿及运输业容纳劳动力也就千万稍多些而已——单纯从劳动力而言,虽说土地能够承载,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大量剩余人口。
西北疆是苦寒之地,愿意移民西北疆实边人不多,需要中枢财政拿出大量补贴才可行,而大量剩余人口则以海外十六个都督府为核心,往南洋地区进行迁移。
将永兴年间也计算在内,到启元二十年近三十年间,济州、卢加、普丹、佛僧罗十六个都督府容纳移民就超过当地土著,高达四百万人,而以十六个都督府向周围诸国迁移海外移民差不多也有此数。
比起向南洋地区主动移民,截止到启元二十年,往西北疆及东北地区实边移民,还不过百二十万人,中枢还为此付出上千万银元代价。
佛僧罗从启元十四年才设立海外都督府,到启元二十年,移民佛僧罗江淮民众就高达二十万人。殖商银庄、南洋船社与都督府以极廉价价格向江淮移民出售肥沃土地,六年时间在佛僧罗岛兼并或开垦棉花种植园总量高近千万亩,成为江淮棉纺工业最重要原料产地之。
到启元二十年,黑水洋、南洋船社名下登记注册五百吨级以上商船就高达五千艘。
除靖海水师,东南水师之外,黑水洋、南洋船社装备三级主力战舰护卫舰队与诸都督府护卫军,亦成为新帝国在海外最为重要军事力量。
比起黑水洋、南洋船社这种军政财商结合特殊势力体不同,殖商银庄要稍稍单纯些。
早初殖商银庄用六百万亩赏功田所置换出来两千万银元资本金,到启元二十年激增二十倍,达到四亿银元,这还没有将过去二十年向股东发放近两亿银元钱息计算在内。
淮东钱庄实力跟规模比殖商银庄还要大些,资产金达到六亿银元,此外济州银庄等数家规模稍小,后期才得到发展银庄,资本金亦在千万银元到近亿银元不等,资本实力并不容小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