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管理京城就是警察,他们亲自游行抗议,还有谁能阻挡。队伍所到之
首诗“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
渔舟。”
年前袁世凯被慈禧打击
最厉害
时候,他甚至已经准备好随时被撵回家
心理准备。那时袁世凯心灰意冷,幻想着自己当个渔翁,乘坐
叶小舟,在无人
野地里垂钓。现在回想起当时心境,这诗还是能做出来
。
把这诗读几遍,袁世凯心境逐渐平复下来。去
这浮躁心思,袁世凯渐渐恢复
往日
冷静。陈克就算是测算无疑又能如何?天意就是天意,袁世凯现在看似风光,其实前途依旧风险甚多。摄政王载沣再说不许宗室制造流血冲突,保不准宗室里头哪个家伙犯起二来,在紫禁城,在很多地方,想杀人都是能杀
。面对这种风险,袁世凯并不在意。诸葛武侯说过“听天命尽人事”,陈克再能未卜先知,可在他与袁世凯头上都有天意呢。而天意到底对谁眷顾些可难讲
很。
想到这里,袁世凯把写好诗扔在火盆中烧
,转头叫
亲兵进来,“传令,北上!”
就在北京南郊,摄政王载沣最后次尝试用满清
权力挽救满清
命运。袁世凯接到
摄政王载沣
诏书,被加封
诸多官职和荣誉头衔之后,摄政王载沣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强行剥削
袁世凯
权力。命袁世凯速回老家养老。
载沣自己都不认为这道诏书真能有效果。他知道袁世凯只要回到中央,借着各路朝廷中力量
支持,以及洋人
支持。载沣不可能斗得过袁世凯。
这道诏书虽然蛮横无理,可是某种意义上也是和平解决问题最后可能方式。载沣是表明自己心甘情愿
接受不善待大臣
恶名。但是他也不会再做更多无理要求
。满清历史上比这更恶劣
不善待臣下
事情数不胜数。如果皇权依旧,载沣这做法也未必谈得上过份。
可是满清皇权已经不再依旧。
在众人惊愕中,袁世凯恭恭敬敬
拜服接受
这道诏书。这个消息以极快
速度传遍
整个北京。
率先起来反抗并不是军队,而是京城
警察。袁世凯既然知道
载沣
安排,他也自然不肯背上兵变
恶名。能有效威慑却又不是军队
只有警察。袁世凯
手建立
警察系统在这次马匪肆虐中承担
守卫京城
工作。他们历经艰辛总算是维持
京城没有大规模内乱。没想到平定
马匪
袁大人竟然遭到
这样
对待,早就已经暗中商议好
人
带头,义愤填膺
警察们放弃
职务,走上街头开始游行抗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