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点上陈克自己是知道。网络上资料虽然多,也算是比较详尽。在亲自下到农村之前,陈克确没有进行过实际调查。特别是农村工具这块,陈克发现自己根本就是片空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21世纪陈克也到过农村,也进过农田。他当时感受是,走在田里头脚下是片虚浮。松软土壤脚下去就很容易踩个大坑。只有坚实田垄走着比较舒服。就陈克知道,土地深耕深度般都要在50厘米,甚至更深。深耕每两年,甚至每年都要来次。但是在1907年安徽凤阳地区,每年犁地深度从来没有能够超过30厘米。大部分犁地深度甚至只有20多厘米。这在全国范围内也都是样。
庄稼生长需要营养,营养是通过根系从土壤里透获得,根系生长取决于土壤温度、湿度、空气和微生物数量、活性等条件;土壤越深,通气性越差,空气越少,微生物数量少、活性也差,土壤肥力越低,在这样土层里根系生长差、数量少。没有进行过深耕土地,无论如何产量都不会太高。
现代农业靠是机械化,大型拖拉机,锋利钢铸重型耕犁,这些东西耕起地来效率根本不是1907年农村能够想象。照顾庄家或许可以每家每户以精耕细作方式进行,但是进行这种基础深耕,那就不能不靠大型设备。
亲自和同志们开始抢种抢收时候,陈克算是真正在1907年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光农村现状就让陈克瞠目结舌。农民工具居然大部分是木质。锄头,铲子,这些在新中国是用锋利夹心钢制成工具,在1907年农村居然是木质。
所谓夹心钢,就将钢片夹在对摺熟铁或者其他不同种类钢片之间,加热之后用锤机连续锤击,把钢片和熟铁锤成紧紧结合在起“夹心”钢铁制品。这种钢铁制品厚度不会超过五毫米,中间钢片经过打磨之后极为锋利,钢比外层熟铁耐磨多,锋刃部分使用寿命很长。外层熟铁则提供承力部分,农具厚度可以弄到比较薄程度。在农村,夹心钢是非常好农具,在战场上,夹心钢制成工兵铲是堑壕战中肉搏利器。
而木质农具,厚度普遍超过两厘米。既笨重又不锋利,使用寿命也很短。农村也不是没有铁农具,但是农民手里头铁农具不仅价格高,数量少,而且质量可以说相当粗劣。农村铁匠们虽然也会打造些农具,却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科学教育,加上缺乏很多需要投资极大高温炉子和坩埚之类工具,农具生产水平很是低劣。铁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