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说”,说气候偏冷、干旱还要持续三、四十年,此后几年陕西、河南、山东甚至京畿都会有持续大面积旱灾,至于“冰河说”理论依据,可以从历代史书天文志、五行志去查找,也可从西洋人《三千年气候变迁图说》、《冰河灾异志》等书籍中得到印证,至于*员们找不到这两本书,那不关张原事,谁让他们孤陋寡闻呢,苏轼敢在殿试中杜撰尧与皋陶故事,连主考官欧阳修都被蒙住,他张原杜撰两本西洋书籍有何不可?
既然提出“冰河说”,就应该要有应对之策,于是兴修水利、推广耐旱农作物自然而然就提出来,《泰西水法》里龙尾车、玉衡车、恒升车和修建水库方法,以及甘薯、土豆、玉米这些耐干旱农作物,这些虽然不能根本改变晚明农民生存现状,但可以缓解、可以让农民灾年不至于饿死,中国农民最是善良,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想到抗争,即便是后来张献忠、李自成流民大军,为首作乱也都是马贼、逃兵、乡村无赖,真正走投无路农民都是被裹挟,为是混口饭吃——
张原在策文最后部分提出自己关于救荒赈灾见解,那就是官府赈灾与民间救荒结合,富民对其佃户有救助责任,对于协助官府赈灾民间富户要请敕奖谕,授予官职也应受到社会尊重,自古救荒无善政,到这步,都不会有太好办法,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关键是要前面做好,增加储蓄,提高百姓应对饥荒能力——
在策文结尾处,张原写道:
“——昔时苏轼对宋仁宗言‘天下无事,则公卿之言轻如鸿毛;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如泰山’,当此国家多事之秋,臣愿圣上莫视臣言如鸿毛,臣俯拾刍荛,上尘天听,不胜战栗之至——臣谨对。”
写完最后个字,搁下笔搓手,这才觉得天色已经暗下来,包宫饼是何时放在案边也不知道,转头四望,大殿上空空荡荡,其他考生都已考毕出场,只剩他个人,其余读卷官、执事官默默在殿边遥看着他——
张原站起身收拾考篮,高高瘦瘦吴道南缓步走过来,离他十步远站定,不能走得太近,否则会有监试官说他看张原考卷好通关节,吴道南微笑道:“张原,再有半刻时天就黑下来,那你可要被强行扶出。”
张原躬身道:“学生对策写得入神,不知不觉就已日暮。”自己翻翻十二张正卷,竟然差半张就全写满,每张卷子八百二十字,他这篇殿试策文就是将近万字,从上午巳时初刻开始笔不停书,直写到黄昏酉时初,足足四个时辰,万言书啊!
受卷官工部王主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