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不是也准备修大路吗?以后咱们种东西,也不愁卖不出去!”有个村民兴奋地说道。
“那村里田地怎办?谁来种田,谁去承包山头?”董其还比较冷静,他问到关键问题。
墨鹤年经验终于可以派上用场,只见老爷子操着口宝岛腔,说道:“村里大家田可以集中起来,组建个公司,交给些人统管理,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收割,赚钱,扣掉他们管理酬劳,剩下按照田地比例分给各家各户。至于其他人,腾出来精力,可以按照小杨说,进城、包山都可以,各凭本事。”
杨轶也表示自己可以借钱给村里购置足够农用机械,这钱当然不是有借无还,杨轶不能总是当慈善家。让村民们养成事事都依靠杨轶坏习惯可不好,他们必须学会自力更生。
村里土地收入,其中部分也需要分期偿还借款。但相信那个时候,村民们自己收入增加,个个富裕起来,也不会再在意这点小钱。
“觉得村里还可以成立个贸易公司。”杨轶补充道,“无论是田里农产品,还是山上种水果、茶叶,又或者是大家平时进深山弄得些野味,如果叫人来收,价格肯定是被压低,很吃亏,们可以自己搞个贸易公司,把村里产品卖出去,争取更大利益。”
杨轶还没有说得很透彻,他其实可以在撒哈拉网上商城上帮他们打通销路,直接做到C2C。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最好是让村民们自己摸爬滚打,让他们学会如何销售,然后等网上购物真正地普及到千家万户,再带他们上路。
在墨鹤年和杨轶爷俩七嘴八舌之间,五道口村未来渐渐地有个雏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