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此弘光君臣乱政之时,被阎尔梅认为可以领江南士林之望史可法、钱谦益,却没有人能够做出有力反对。
李建泰、苏观生这些北来大臣,虽然有心反对江北三镇背击顺军谋划,可是却缺乏足够力量,结果只能是有心无力。
黄鸣俊、朱大典也都掌握定兵力,福建郑家更是势力庞大,但是除个郑森曾经出言反对以外,这些人,竟然没有人提出过尖锐反对意见。
眼见南明军队配合清军夹击徐州计划,已经迫在眉睫。对于阎尔梅故乡沛县来说,场大屠杀似乎同样在劫难逃。
他终于对南明朝廷彻底失望,正在此时,许都在沛县接见徐州境内各县父老乡绅,“宣传”大顺军政策,并且很快就将这些宣传传入南明军队控制区内。
添砖加瓦。
史可法被高谦裹挟去江北以后,沦为军阀政治俘虏,他在弘光朝廷里日子过得也很不好,多年积累下来政治清誉,已经差不多全部败坏在高谦手上。
史可法日子都这样困难,那作为史可法幕僚阎尔梅,自然更不用说。
弘光朝廷是糊不上墙烂泥,但阎尔梅以忠义自诩,并不因此就背离那乌烟瘴气江南小朝廷。
给阎尔梅致命击,是江北三镇军阀提倡北伐之事。
其时阎尔梅本来就已经因为对朝政彻底失望,离开南京,准备返回沛县老家隐居,即便是死,也要和父老乡亲同死。
他到徐州附近时,突然听闻山东招讨使许都名号——这个名字对阎尔梅来说并不陌生。
阎尔梅二十岁时游学江南,结交许多复社文人,在这过程中自然认识方以智、陈子龙、许都等人。
特别是许都名声在东南极大,阎尔梅对许都豪侠之风,素来敬仰。他在徐州附近听说许都竟然已经是大顺军山东招讨使,精神世界无疑受到相当大冲击。
这中
本来,阎尔梅自己就是首倡江南北伐之人。他曾经劝说过史可法利用黄鸣俊和朱大典组织浙勇“渡河恢复山东”,也曾经劝江南君臣厉兵秣马作为和大顺军谈判地盘,还曾经希望弘光皇帝派出个重要大臣领衔,组织使节团前往徐州或开封和顺军和谈。
但这些事情,完全被弘光君臣置于旁。
正相反,弘光君臣在清廷大学士刚林唆使下,在战略上已经彻底倾斜向“联虏平寇”侧。
这对老家就在沛县阎尔梅来说,不啻为个最大打击。
因为按照清军贯表现出来作风,如果南明军队真和清军联手背击大顺军,旦顺军在徐州战场失利,那阎尔梅故乡沛县必然遭到场空前灭顶之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