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广济渠到明末,早已淤塞严重。裴守约召集这些地方搢绅首领到州城来,就是为商议疏浚广济渠事情。
不过裴守约没有打算征求这些搢绅意见,他自己到陕州以后,早已找不少老百姓解情况,做好全盘计划。
裴守约通过对州人明察暗访,直接就将工程所需要工作量和花费,写成本比较详细小册子,公之于众。
小册子里还标明整个工程用时,具体要在什时节开工,如何解决渠身崩塌问题,要怎样在河渠附近栽草植树保护河渠等等非常具体内容。
王鑨为裴守约卓越实干才华所惊艳,忍不住叫嚷道:
”政策,但李来亨在湖广作为却颇出于王鑨这等士人直觉之外,属于种比较“反直觉”、“反常识”做法。
他采取“重租轻赋”政策,是取之于民而又用之于民,有类于社会m;主主义所谓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亦或可以称为是社会主义高税收、高投资、高产出政策种模式。
如裴守约所言,湖广尽管“兵马繁兴、所在需食”,“军需浩繁”,赋额较重,“而征收于宜,农勤岁丰,粮无逋负,予亦因是得受上赏”。他工作因而得到“晋王褒奖,军民首额”。
豫西地区也是河南乃至于明朝全国范围内重要粮食产区之,也是因此李来亨才会专门将裴守约这个善于治水、经营农业*员,从湖广调到陕州。
由于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关系,陕州带水利条件和湖广恰好相反,旱灾远过于涝灾。
“安民复农,治世之才,舍斯人而复谁!”
不少搢绅传阅工程小册子以后,也感到这计划可行性极高。但他们又担心清军在黄河以北虎视眈眈,本地正逢秋收时节,大顺真有余力在这时候开始工程吗?
对此,裴守约又是自信满满请出另外人。
李玮群看到这位熟人后很吃惊:“易道三先生?”
易
李玮群和王鑨到达陕州时候,就恰逢裴守约正在协调资源,准备修渠引水。
很快王鑨就见到被裴守约召集到州城许多本地士绅,其中也有些人是和王鑨有过诗文往来中州本土文士。
他们看到王鑨穿着大顺蓝色官服模样,显然都颇感吃惊。有人露出不屑不齿神色,有人则十分羡艳,还有人紧皱着眉头,好像是在浮想联翩。
陕州因高建城,所以城中凿井取水十分困难,即便得水,水味也多咸卤,所以修渠引水被裴守约认为是解决本地灌溉问题首要办法。
陕州本有广济渠,隋朝时便由苏威开凿,初名为利人渠,后来唐代长孙操引水入城,方有广济渠之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