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先生说过流贼都是些反复无常小人,咱们即便和流贼约定好,给其重金,雇佣流贼作战,这群人也可能说话不算数。还是要大军渡到黄河南岸,以劲兵震慑明国人,才能使得他们乖乖听话……等解决明国军队以后,正好再顺手抢遍流贼。”
持重李国翰是认为大可以等摸清楚流贼态度、立场以后,再渡河到南岸。
但是鳌拜坚持认为只有清军先行渡河,才能在谈判中获得强势有力地位。而且满洲人受到洪承畴过时情报影响,对流贼战力充满蔑视态度,因而并不认为冒然南渡到十分陌生黄河南岸会有什危险。
唐通和阿拉腾等清使不过是步障眼法,鳌拜为多瞒住闯军段时间,他还通过清军在北岸掠俘大批渔民获取闯军布防河段情况,而后便在谷可成布防渡口对岸,刻意留下李国翰汉军数百人。
以也只好虚与委蛇,他面速遣李玮群等人返回闯军本阵,把东虏来使联络消息报告给李来亨,面派船把清使那条小舢板围起来,并不攻击,但也不许他们继续靠近黄河岸边。
清使舢板后方那条大船见状,不知是感到危险还是没有底气,立即冲过来,想把舢板重新接回。但谷可成亲自带着两条小船截在中间,不许清军船只汇合,他让闯军士兵射书于清使船中,称闯军已把他们送来“致书”送往后方,等待大帅决断以后,自会放尔等上船。
在这之前,还要清使在河中等待段时间。
谷可成应对可谓谨慎,唐通和阿拉腾两个使者又并不知道谭泰真正意图,因而也很无所谓地在舢板中等候。
这两个清使都以为凭借清军战力之强,闯军看完致书以后,自然会放他们过黄河,不需要有丝毫担忧。
可是谭泰想法却和他们不同——准确来说应当是鳌拜想法。
谭泰是个相当狡猾人,他和阿巴泰、图尔格样,根本没打算和闯军进行什谈判,只准备利用闯军消耗下黄河南岸明军实力。
旦时机成熟,那明军也好,流贼也好,这些人都是要起消灭掉。
所以鳌拜便为他出个主意,他们想法建立在满洲人自认为实力差距对比之上:鳌拜认为既然闯军十万相当于明军万,而以明军和清军历次战役经验,明军万又大概相当于清军三千,那他们麾下五千清军,实力大概就相当于是十五万流贼兵。
鳌拜是觉得方战力虽然高于流贼,可流贼之众有十万人,终究不可小觑。为能够更好地利用流贼来消耗明军,也为在谈判上获取更有利态势,鳌拜就提议在派使者联络流贼同时,大军也寻机渡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