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李元婴带着他姝妹妹辛辛苦苦弄出这两幅长卷来哄他,李二陛下也不会和李元婴说这番话。
李二陛下肃颜望着李元婴:“往后少琢磨这些东西,多读点有用书。天下聪明人不止你个,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你能看到,别人也能看到。”
见李二陛下神色认真,李元婴忍不住道:“皇兄你真辛苦,”他也认真地向李二陛下保证,“皇兄你放心,将来等去封地,定会早早把路修好让皇兄你经常去泰山玩!”
李二陛下听李元婴张口就是信誓旦旦话,也生不出什严肃心情来。他悠悠地往凭几上靠,抬手指指李元婴整理那幅长卷,淡淡说道:“看看你这字,比你姝妹妹差远。与其天天说大话,不如先把字练起来。”
李元婴:“……”
身体,等着李二陛下往下说。
李二陛下道:“这些说法是面向天下人,天下人信,它们就是真有其事;天下人不信,它们就是子虚乌有。若要天下人承认君王是受命于天天子,就要接受对应‘天人感应’之说。”
李元婴听李二陛下说完,感觉有点明白,又有点茫然。他安静地琢磨会,才说出自己领悟到东西:“皇兄你是觉得并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克制自己,所以被老魏他们追着骂也没有否决这些说法,还照着天下人信奉那套去做。”
这就等同于自己往枷锁里面套,以此垂范后世,尽量不让后世子孙中出现闭目塞听、祸国殃民昏君。
李二陛下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气鼓鼓.jpg
注:
1《论衡》和天人感应相关介绍参考各种百科资料2“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知,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和“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食,五六月月亦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
李元婴很懂怎挑找事角度:“皇兄你不信也不早说,害们白忙活!”
李二陛下觉得自己这幺弟聪明是聪明,就是吧,有时挺讨人喜欢,有时又特别讨人嫌。
他少年时便随着太上皇起兵,手上沾染无数人鲜血,连这皇位都是他踩着兄弟尸体得来。若当真有天命,他又怎会因为皇位之争走到兄弟相残那步?若是真信佛道之说,他死后岂不是要入地狱受苦受难?
所以,他心里不信佛也不信道,更不信自己真有什天命。
他只想好好活好这世,治理好这曾经历经大乱天下,留给子孙后代个稳固大唐江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