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对地方上形成巨大压力,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反而趁势抛荒,逃入洞庭湖做贼……种种事端,南北内外,却是终于给所有人堂而皇之反对理由。
最后,御史台、户部、兵部各处也连番弹劾起来,随荆襄地方上连成片,要求中枢正式施压,让岳飞尽快结束战斗,不得耽误大局。而很快,身为荆襄地方派首领都省副相刘汲也再度站出来,表达希望岳飞尽快结束战事意愿。
这种情况下,原本就对岳飞军事行动停滞感到不满都省首相赵鼎保持某种说不清是好是坏沉默,而力支持岳飞枢密使张浚则不得不独自承担压力,这名性格跳脱年轻宰执无奈公开上书,表示愿意全家百余口性命来为岳飞做担保。
而也就是此时,赵鼎也忽然上书,建议让张浚南下督师,以枢密使之尊监督催促岳飞平叛。
赵玖犹豫下,选择同意……原因很简单,他压力也很大,他无条件相信岳飞,但问题在,地方上后勤压力、中枢忧虑也是赤裸裸,且是合情合理。
经历那多,对军事早就不是初哥赵官家不用想都知道,洞庭湖北面,尤其是江陵带老百姓确实在为岳飞数万御营前军后勤在付出种类似于家破人亡代价。这是这种时代用兵必不可少代价,只能说因为领兵是岳飞,军纪好些,代价少许多而已,但本质上不会改变。就好像尧山大战预支巴蜀财赋,看似赌赢,但实际上巴蜀老百姓却依旧要为之付出必然牺牲样。
那在这种情况下,他这个官家,但凡讲点道理,都必须要为自己之前决断做出政治姿态,付出相应政治代价。
说白,吕好问、万俟卨等人之前劝谏都是有道理,政治也好,学术也罢,身为个天子,焉能做无本买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