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两家只能加钱求插队。结果,这样层层盘剥下来,两家只能获利两成,不得不将大头奉给朝廷。也算提前千多年,尝到第三世界国家痛苦……
不过就这样,两家也甘之若饴,毕竟数额太大,获益还是十分可观。杨家也坐不住,杨义贞亲自跑到东川城,求陈恪也给自家个受剥削机会。奉行‘均衡政策’陈大人,自然口答应。
到嘉佑四年,竟然半以上铜矿石,都由三家提供,他们所征发矿工,最多时超过十万人……当然,段家只有万人。
而陈恪招募到东川汉人,则主要从事冶炼和运输。当初开凿红水河十万民夫,在参观初具规模东川城,得知系列优厚政策后,有四万多人选择留下来,或者回家后再返回。
到嘉佑三年底,东川城中已经有十万汉人,其中半是驻军,半是工匠。加上白蛮和乌蛮,人数达到二十万,已经成为大理国排名前五城市。不过城里阳
可惜,宋朝治国儒生们,根本没有这份眼光智慧,相反,他们只看到宋朝因贸易逆差而流失铜钱,高达千万贯,造成严重钱荒。因此明令禁止铜钱出境。比如《宋刑统》中就明文规定:‘诸将铜钱入海船者……十贯流二千里,从者徒三年!’
当然,这个规定早已形同虚设。但你如何指望他们榆木脑袋,能想到去主动利用手里超级铸币权,让亚洲各国成为大宋打工仔?
好在现在有陈恪,他自然要让宋钱发挥其应有作用!
※※※
陈恪早为两家预备好矿区,他将东西两片距离东川最远矿区,划分给段家和高家。这两片矿区铜储量并不低,只是运输麻烦点儿,但这不是陈恪操心问题……
对段、高两家而言,得到矿区紧邻自家领地,也是不错结果,所以都没有意见……只是想到,原本属于自己土地,现在竟要靠别人施舍,两家难免有些凄凉。不过他们别无选择,因为挖出来铜矿,需要通过红水河外运,在广南西路梧州钱监铸币,才能变成大宋通宝。
如果铜矿运不出去,也只是堆破铜烂铁,文不值。
红水河在陈恪手中,就掐住他们命脉,让他们不得不乖乖与朝廷合作。
最终,两家与红水河河道衙门、广西梧州钱监订立五年合同,每年运输五百万斤铜锭铸成大宋通宝,半归两家所有,半归朝廷。
但在实际生产中,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将铜矿石,锻炼成合格铜锭。只能将开采矿石粗选后,运到东川城炼铜场,求汉人帮忙冶炼铜钱。但炼铜场接自家单,就已经忙不过来,哪有功夫伺候他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