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王罕请求,陈恪不置可否,淡淡笑道:“咱们还是先实地考察下再说吧。”
“应当,应当。”王罕立即推开公务,陪他路南下,不日,抵达广西钦州安远城,简陋海边港口。便见座用水泥混凝土修筑而成码头,静静伫立在碧波万顷南海边。
这座加上海堤绵延数十里码头,就是陈恪命人在十日内修起栈桥,并不断完善至今而成。在接收从江南发运过来军需物资后,这里便成为广南西路接受军
笑,所谓穷山恶水,就是说广西吧?
更要命是交通不便,广西也不是完全没好东西,比如各种名贵木材应有尽有,运到京城根,就能价抵万金。可是广西道路难走,森林茂密,很多小路三五天没人走,地上便长出大树,偌大根梁木要运到京城,前后要花八个月时间,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所以几乎无人问津。
就在他两眼抹黑时候,陈恪把大理搞定,东川城也快修好。接下来红水河工程完毕后,大理与内地交运就通畅,大理银矿铜矿、丰饶物产,源源不断运到内地,而内地物资商品也会源源不断往大理运。当然,广西物资也可以搭顺风车,再不愁外运问题。
不过富有经济头脑大宋*员,可不只看到这点好处,更令他们心动,是频繁往来大额商品,所带来优质税源!
但是,官府毕竟不是‘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山大王,商人们不可能因为打你家门前过,就向你交税。当然可以强行征敛,但大宋朝商人不是省油灯,把黑材料整,那些整天发愁完不成弹劾指标御史们,自然会像恶狗般扑上来。
那如何才能合法征税呢?按照宋朝法律,商品起运地、转运地、目地,都有权力征税……广西既不是起运地、也不是目地,唯能争取,就只有转运地。
理论上讲,铜船出滇后,要走灵渠北上,要走海运。但灵渠运行千年后,已是淤塞不堪,疏浚起来又是个大工程,而且比起海运来,内河航运耗时太长,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所以海运其实是唯选择。
那从哪个港口发运就是关键。按道理讲,珠江从广州入海,广州又是大宋最大港口城市,且有市舶司这样专门机构,是滇铜入海不二选择。
但是陈恪派人修筑钦州港,让王罕看到希望。他才知道,原来在自己辖区内,竟有个如此优良港口,而且还有水道直通珠江,完全可以半路截胡!
毕竟是带兵打仗出身老倌儿,王罕想到就要做到,便备这份厚利等着陈恪,希望他能把出海口定在钦州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