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得到沈括强烈赞同。他告诉众人,根据多方查阅史书,可以断定黄土高原原来是林密草茂,野鹿成群。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开始恶化,但改变并不大,因为据《山海经》记载,白于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书中,也记载榆林附近还是片‘榆柳之薮’,这说明草原带南界应在环县和榆林线之北,之南则为森林。
而在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森林急速减少,沙漠化十分严重,以至于‘环庆以北,千里不毛’。那黄土地上绿森林哪去?是修宫殿,定都关中朝代就近从此取木;二是民间砍伐,以为建造和薪
或者余荫犹在还好些,就怕沈括这种,爹死茶也凉,那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哪怕再兢兢业业、政绩突出,上司也视而不见。只有种时候,上司才会看见他,那就是出事儿要人顶缸……
提起这些年来,沈括那真是把辛酸泪,十日道不尽啊。这次接到命令南下从军,他自然以为又是进士官们不愿接苦差事,最后才落到自己身上。沈括暗叫晦气,可军令如山,借他三个胆儿也不敢违抗。
只好诀别妻儿、安排好后事,满心灰暗南下,谁知来到军营,竟得到如此高规格礼遇,你让沈括怎能不敢动?
虽然知识分子臭清高,让他不愿意当面表达什,但陈恪交给他任务,全都超额完成,甚至陈恪没想到问题,他也主动去解决,这就已经表明他态度。
而且随着接触日子越来越长,沈括也越来越佩服这位新科状元。
能让科学家佩服,只有另位同样优秀科学家。尽管陈恪远远称不上科学家,但他那超越千年见识,真只有超越时代头脑才能欣赏。比如苏轼就很佩服陈恪无所不知,但他那颗浪漫大脑,注定不会去穷究枯燥真理。所以陈恪也从没刻意向苏轼介绍过那些,超越时代知识。
他那些知识,真只有沈括能理解,能欣赏,能接受。而沈括那些发现和见解,同样也只有陈恪能真正理解、欣赏和接受。
无论如何,两人之间交谈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往往是从众人闲聊开始,渐渐旁人就插不进嘴,只能听他们俩讲天书……
比如陈恪捣鼓出水泥和混凝土,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它对战争、工程影响上。沈括说,有水泥,人们就不用大量砍树,这是件功在千秋好事。
众人不解,问砍树还能影响千秋万代?陈恪给予肯定,他从树木可以保持水土、改变气候说起,讲到过度砍伐树木,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环境恶化,最终不适宜人类居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