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令邀请,陈希亮自然会认真考虑,这份差事除月初月末会很忙之外,平时还是蛮清闲,自己也能有时间读书。但让他拿不定主意是,每月只能拿到三贯钱收入,当然……公家向来是管吃管住管穿衣。
每月三千钱,比他在码头扛活要少半,家里正是花钱时候,实在入不敷出。就在他举棋不定时,蔡传富到来,打消他顾虑。
那天是八月初二,传富来时候他不在家,不过传富找也不是他,而是他家三郎……
※※※
八月入秋,暑气消退西风起。
到自己眼中泪花。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呵!
※※※
从那天之后,陈家父子真不样。兄弟四个在学业上自觉很多,就连最不爱用功五郎和最小六郎,也样不需要督促。更不消提原先就十分用功二郎和三郎。
陈希亮也不再轻言放弃,他重新拾起书本,不管每天多忙多累,晚上都会挑灯夜读,直到凌晨方才睡下。当然他能在谋生计之余,还有精力读书,是因为在为官府当差过程中,他过人能力和勤恳态度,深得知县大人赏识,夏粮征收结束后,邀请他到县衙当名贴司。
陈恪和六郎都已经穿上夹衣,只有黑五郎火力壮,仍然光着膀子,在院子里挥汗如雨,‘呼哧呼哧’举对二十斤石锁。
听到叫门声,他把石锁往地上掷,打开门看,是有些日子没来传富。
虽然已算是成功男人,但传富还是脸憨厚笑容道:“师叔,师傅在?”
宋代,般朝廷在大县设置知县、县丞、主簿、县尉等四到五名亲民官,小县则仅置到两员。然而县之中财赋征敛,狱讼审判、治安教化、灾伤赈济等等,事务繁杂,远非三五行政*员所能胜任。
像青神县,除知县外仅有名主簿是*员,自然需要为数众多胥吏协助,才能完成朝廷赋予各项使命。
宋代胥吏,分为协理具体政务押司、手分、录事等,称为吏人;以及供*员驱使诸如牢子、衙役、市巡等,称为公人。按照太祖年间规定,以青神县户等,可以置吏人十五员,公人三十人,由朝廷付给薪俸。
但在正额之外,地方官也会根据需要,自行招募些编外吏役,其中承担书算事务称为‘贴司’。这些吏役地位低于‘吏人’,国家不发工资,而是由地方官府自筹。但若‘吏人’有缺额时,可以依序升补为‘吏人’,成为正式国家职员。
在县城里,想找个能写会算读书人很不容易,知县大人发现陈希亮是难得人才后,便力邀他来府中担任贴司,并许诺旦吏人有缺,定然优先递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