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亮把灯油注入油灯中,再用灶中余烬点亮灯芯,屋里便生成团橘黄色光。他坐在灯下,开始检查孩子们功课。
先从小开始,六郎课本是《杂字》,这是孩童启蒙识字读本,与后世宋明时,以《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上来就灌输礼教思想教材,为孩子启蒙不同,宋人是用《百家姓》和《杂字》,因为读书识字,虽说以科举为最高目,但绝大多数孩子,毕竟没有高中可能。所以在识字同时学些实用知识,才是正理。
《杂字》就是这样本书,它开篇名义道:‘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后面便从农事说到饮食起居、男女婚嫁、工商算筹,从而把些常用字词包罗进去。孩子识字同时,也完成最基础素质教育。
陈希亮把要六郎识字,打散顺序写出来,六郎很是聪慧,不怎费力就全都认出来,自然得到父亲表扬,但又同时宣布,明日识字量翻倍……六郎刚乐开花,又萎靡下去。
接着是五郎功课,这孩子脸苦大仇深,就是从读书开始。他好像跟书本有仇,从年前就在背《千字文》,现在还是《千字文》,颠三倒四背不过。
这门技术,就像所有顶尖技艺,严守着传男不传女信条,仅限于京城厨师世家掌握,也许成都也有三两个能炒菜,但像青神县这样小地方,是决计不会有。
因此现代人到宋朝,其实最理想职业,就是厨子……
※※※
感动好半天,陈希亮才擦擦泪,问三郎道:“你怎会炒菜呢?”
“呃……”三郎心说:“怎就不会呢?”当然,还得脸茫然道:“也不知怎着,就会呢。”
好在陈希亮对他情况很解,只求他能多识字,明事理,又担心逼迫过度,
“看来真有传说中无师自通……”陈希亮不禁感叹,后半句却没说出口:‘莫非儿注定是个厨子?’
吃完饭,天也黑。陈希亮到处找物件找不着,随口:“谁见油罐子?”
“在厨房。”陈忱说着,跑去拿回个陶罐儿来。陈希亮开口看:“怎少块?”
“被炒菜用……”陈恪又是没想到,宋代植物油竟也然是灯油,有些惴惴道:“很贵?”
“百文斤,七十文罐,能用五天,算是很便宜。”其实本可以用八天,但陈三郎油煎油炒,下就用掉三天量。虽然对顿饭吃掉这多油,很是肉痛,但陈希亮点没表现出来。在他看来,孩子能主动承担家务,就是责任心体现。往大里说,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只应鼓励,而不能打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