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位叫雒于仁仁兄回家后沐浴焚香,夜写就篇震撼力十足奏章,第二天郑重递到通政司。为避免中间被扣下,他转身又将奏章,投给京城最大《京都日报》。
效果还真不错,当天傍晚发行日报头版,便全文刊载
南方各省相继起义消息,自然早在第时间,就传到京城。人们都在惴惴等着万历皇帝,bao怒反击——从以往经验看,这绝对是定。
然而直到腊月里,宫里仍然保持着安静,只有几道要求各地民众保持克制,表示会严查太监不法之事旨意下达各地,却更使得起义者有恃无恐。
明眼人看都知道,这样旨意定是出自内阁手笔,皇帝绝对不会说这种软趴趴话。
皇帝到底怎,朝野间猜测纷纷。但是大家都见不着万历面,唯能见到皇帝首辅申时行,却又缄口不语,更引得片议论声起,说什都有。
冬月二十八,是皇帝祭祀太庙日子。祭祀祖宗天地,这在标榜以礼教治天下明朝,是件头等大事。万历身为国之主,又以孝子自居,自当垂范天下,因此从来没有疏忽过。
但是这次,万历却派恭顺侯吴继爵前往代祭,同时让司礼监传达口谕:‘圣体偶因动火,服凉药过多,下注于足,搔破贴药,故由臣子代祭……’虽然描述很荒谬,但也算是公开承认自己健康出现问题。
大臣们……虽然朝堂上还剩人不多,但有句话说得好,叫‘吹尽黄沙始见金’。到现在还留在朝堂,那都是等忠臣……忠臣愤怒,他们见不到万历,便去找申时行算账,对他说道:“相公身为首辅,当使皇上身体状况为天下所知,这样才能防止小人作祟,否则就是失职。”
申时行只好向群臣描述万历病情,说是因为皇帝因为饮酒过度,头晕眼黑,力乏不兴,又用错药,故而病情有些加重。不过不要紧,皇帝毕竟还年轻,将养段时间就好。
原来如此!大臣们回去之后,想起这些年皇帝隔绝外廷,不见大臣、不理政事。宫里偶尔出传来,也都是关于他昼夜*乐,沉浸于酒池肉林之事。所谓‘每餐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日日歌舞,夜夜交欢’,就是铁打金刚也受不啊!
但这早就不是什新鲜事儿,大臣们也没少劝谏,却全被皇帝当成耳旁风,哪里奏效过?在片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之际,个年轻*员,认为之前大臣劝谏不管用,是因为怕惹到皇帝,故而太过避重就轻,不能震撼到皇帝灵魂深处。只有像当年海公那样,抱着舍身取仁信念,毫不留情地把皇帝骂醒,才能起到效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