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便指着那诗道:“黄鹂鸣翠柳,不是有声吗?白鹭上青天,不是有色吗?”
这时唐知府终于在份卷子上写个‘中’字,候在边差役便将其拿给边书吏,将名字誊写在上面。
唐知府则继续阅卷,见‘鸣翠柳’仍然站在那里,便轻声解释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也;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也。”考生羞愧掩面而走。
※※※
众考生只见知府大人阅卷如飞,包括写评语时间,在每份卷子上停留也不过数息,便可立判高下。且能复诵不取者之谬误所在,令人无从辩驳,不由叹为观止,大伙心道‘人和人差距咋这大呢?’。又见百份试卷中,九成以上都被打回,心中更是惊骇莫名……其实府试录取不足三百人,这个概率是完全正常,只是亲眼看着份份卷子被打回,让考生产生中式如‘海底捞针’样错觉。
向两边拽,便将九折十张答题卷展现在府尊大人眼前。
又有小吏奉上毛笔,端着墨盒在边伺候。唐知府接过笔,这才开始阅卷,竟然目数行俱下,转眼之间便阅完,在文章后面落下两字评语。
见府尊收笔,两个差役便将卷子合起来,退给那考生道:“明年再来吧。”
那考生本来就忐忑不安,闻言双腿软,险些跪在地上,哆哆嗦嗦接过考卷道:“大大……大人,您仅用数目便判定学生试卷‘不通’,是不是有些……”鼓足勇气咬牙道:“有些草率啊?”
唐顺之面批阅下份卷子,面将第份‘狗屁不通’地方背诵出来,连背数处,竟然字不差,末淡淡道:“你自己觉着,通顺吗?”
有个考生灵机动,便在考卷末尾写首打油诗道:“学生今年二十五,受十年寒窗苦;今年要是还不中,回家咋见娃他母?”
唐知府看到他这首歪诗,便在每句后面加两字打回,那考生看,自己打油诗成:‘学生今年二十五——不老,受十年寒窗苦——吹牛;今
那考生羞红脸,行个礼,抱着卷子退下。
就这个功夫,唐知府已经接连批完四五份卷子,结果不是‘不通’,就是‘跑题’,份都没有取,把后面考生骇得面无人色,哆哆嗦嗦道:“大人,请多写几个字吧。”他意思是,别再俩字把打发。
唐顺之点点头,果然刷刷写下两行诗句,却依旧不取。
那考生接过打回卷子,看批语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行白鹭上青天。’乃是唐诗名句啊!不由委屈道:“您都夸学生文章有声有色,为何还不取呢?”
唐知府手眼不停,淡淡笑道:“有声有色?何出此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