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小皇帝瞒下太上皇驾崩真相,最后得到绝不会是感激和三代富贵,而是满门抄斩。
蔡确心中哀叹,这回,定策、拥立功劳是彻底作废,当初辛苦到底是为什?真还不如王珪那般直接离开朝堂来省心。
他视线掠过众同列,这里面,有多少会为才登基小皇帝赴汤蹈火?
恩未施,信未立,威权还不知在哪里,对未来收益更无法期待,现在还有谁会忠心于他?
恐怕只要想通之后,即便是向皇后也不愿意不明不白地将这次意外瞒过去。否则外界都会怀疑到她身上,而赵煦日后也肯定会设法将罪名推给她,然后以为
到底是什原因会造成太上皇和御医、宫人起丧命?
会有人认为这是正常病故吗?还是个不幸意外?
都不可能,外界猜测只会往谋杀方向偏过去。甚至有些有心人,还会故意将事情往那个方向扭转。
蔡确叹道:“殿下。三条人命在,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真相可以掩盖,但三条人命掩盖不。皇权虽重,控制力却如筛子般,越是强要封锁消息,就越是会传得满城风雨。
鞅不是找太子麻烦,而是将太子两位老师处置,个脸上刺字,另个则将脚剁。
韩冈和王安石从赵煦还是太子时候就做他老师,如今小皇帝犯下弑父之罪,他们怎能置身事外?
就算这是因孝心而起意外,两人,包括还不在场程颢,至少都得辞官去职才能抵得过。
不过韩绛作为首相也不能干看着,“介甫、玉昆,现在首要之务是该怎对天下臣民说这件事,不是引罪请辞时候。”
韩冈随即起身,又搀扶王安石把。
而且在列诸位宰执,也没人会愿意为赵煦掩盖事实。
这对他们有什好处?
除引火烧身,让世人怀疑起自己也参与到弑君罪行中,赵煦成年之后,更是会想方设法地杀人灭口。
在列哪个不是熟读史书,就是进门后句话没说过郭逵也都将春秋和诸史翻遍又遍。
看多史书,有哪个会相信皇帝人品?即使君臣相得如李世民、魏征,到最后还不是以悔婚毁碑为结局?
请罪是必要表态,既然已经表明,就没必要再跪着。
整理好衣冠,韩冈对向皇后道:“殿下。这件事不可能保密。”
“没有别办法?”
如果仅仅是赵顼病死,谁都不会认为哪里有问题。在中风后,而且是后遗症极为严重情况下,能拖这长时间,已经可以算是奇迹。
可是偏偏又有包括名御医在内三人与赵顼同时死亡,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