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事不宜迟,当尽快进札子,奏请太上皇后批准。”苏颂对韩冈说道。
韩冈点头道:“韩冈自是明白,这几日写好后,便递上去。”
“若是这件事办成,说不定要给人占便宜。”沈括又笑说起来,“听说程伯淳要模仿《自然》,创办经义期刊,说他道学大义。”
苏颂瞥沈括眼,抿起嘴,不多言语。
韩冈则笑道,“这件事,韩冈也听说。而且苏子瞻那边据说也要办期刊,刊载诗文。可招不少京中有名才子呢。”
“信件能借助邮传,这书卷也能借助邮传送出去吧?”
沈括听韩冈说通,突然开口问道。
“那当然。”韩冈点头,沈括果然是聪明,眼就看出邮局其他功用,“日后可以让人事前请阅,年份、两年份先订下来,那些被预定份,就用不着在书铺中贩卖,直接寄出去更简单点。”
“只是信件收费能抵得过增加开销吗?”
苏颂带着很深疑问。他可不是那种理想主义者,对现实早就看清楚。没有好处,朝廷绝对不会点头同意。就是时同意,也会很快就被后来*员所终止。
韩冈当闲话说,脸上也看不出被人剽窃创意愤怒,或是程颢准备打擂台不快。他耳目可比苏颂、沈括要灵通许多。这些事早就听说。而且连参与者究竟有哪些都知道。
“竟有此事?”苏颂闻言惊讶。这学得还真是快。
沈括则道:“前几天还看到苏直院跟秦国大长公主家王驸马起在清风楼喝酒,想来当是在谈办期刊事。”他冷笑声,“不过选跟王驸马起措办,太上皇后若是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不会高兴。”
韩冈心中动。沈括被世人当成乌台诗案罪魁祸首,但韩冈直觉得在时间上与谣传对不上。只是现在看来
“是啊,能不能抵得过?”沈括也问道。
韩冈却比苏颂、沈括要清楚,邮政旦普及到民间,不可能不赚钱。在后世,那是黄金般买卖。直到技术发展到抛弃纸张,邮局作用才落千丈。但他现在不能口就咬定能多赚多少钱,就是说,这两位也不会信。
“过去写信少,是托人送信太麻烦,但有民间邮政,信就会多起来。对朝廷,不过是让驿站多添两个人,比如镇上和乡里邮局,个人就能照顾过来,个月有个十封信就足以抵得过开支。这些邮局入账积少成多,对朝廷也不无补益。”
苏颂心中又计算番,最后点点头,“如果这件事真能办好,绝对是功在千秋善事。”
“说得没错。”沈括也附和道,“玉昆这项提议,于国于民,皆是大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