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正常程序,重臣辞官,不论是因为什理由,就算是犯大错,只要不是贬责,其进呈辞表,天子都要驳回至少三次以上,才能批准。这是优待重臣惯例。
最近次例外情况,还是英宗皇帝时候,而对象是在仁宗立储问题上开罪英宗蔡襄——仁宗晚年病危无子,朝臣纷纷上表请求立英宗为储,只有蔡襄人没有上书。
越是想要表现出对辞职臣子看重,就越要多否决几次辞表。
吕惠卿真正要卸任,多半还要两个月时间。
从吕惠卿再想到韩冈。眼下以韩冈情况,至少要半个多月工夫。而以王安石地位,至少还要比韩冈多拖两天才是。
得甚至觉得可笑。
这是预定计划。
两府中职位并没有任期说法,但凡离开宰辅,都是主动请辞。如果不主动,就设法让他“主动”。
郭逵好办,暗示两句,就会立刻递上辞表。而吕惠卿就有些难办,他在陕西是有功无罪。
所以就必须弹劾下,否则就不方便将吕惠卿请出两府。除非吕惠卿像王安石和韩冈样主动辞职,否则就只会是封弹章开头,设法让其主动请辞。
向皇后很想问下能不能快点。
国家大事有多少时间可以耽搁?那个什火器局,如果是跟板甲样有用,那肯定是国之重宝,当然要问韩冈。百官三军封赏,*员还好说,那等军汉不是曾经统领过他们韩冈,肯定压制不住。辽国攻打高丽,这更是要征询下韩冈意见。
只是她担心这问,会让韩冈成为众矢之,好像离他,两府就不做事。就算关系最好章惇心里都不会痛快。
而且韩冈不来,该面对事还是得面对。
高丽使者就要到京城,但怎处置高丽,宰辅们最后还是决定等待高丽使者到再做
没有哪位*员是干净,就是本身没有问题,身边人样找得出来。看只是需不需要。
如果有人事后为其叫屈,还有韩冈这个例子压着阵脚。军功、拥立、名望个不少,照样辞官,吕惠卿至少还差点。
向皇后不在乎吕惠卿心里怎想,只要不回来就行。现在在她看来,但凡没有经历过内禅宰辅,都不可深信。苏颂是韩冈所荐,那还好点,以精明厉害著称吕惠卿就让人放不下心。
就比如王安石,之前还做平章时候,向皇后都不敢违逆他。他脾气执拗起来,两府都得向他低头,韩冈几次三番地想要让张载入京,都是让王安石给压着。就连韩冈都赢不他岳父,王安石所看重吕惠卿又怎可能是简单人物?
这个弹劾只是走过场,接下来就要看吕惠卿识趣不识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