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员和财务都筹备完毕,剩下就是该怎做。理所当然,这就必须要主编韩冈来定下基调,这是他权力,也是他职责。
立秋已经过,处暑时节,正是年中最热段时间末尾,天上日头依然如炼铁炉中炭火,火辣辣仿佛能将大地给烤焦。
林亿与高保衡并肩走进太常寺,冷清大院,也让他们感到浑身上下阵清凉。对于两名不属于本司*员到来,太常寺中官吏视若无睹,也就是行个礼而已,也没有人上来帮他们引路。
不过两人也不需要有人引路,这十几天来,他们已经来此造访好几次。在太常寺角院落中
政殿中传出来消息,政事堂中为此事是有过番激烈争论,但最终还是由赵顼拍板,同意韩冈请求,派人去亳州给苏颂传诏。
不过赵顼也顺便给苏颂个翰林侍读学士和判光禄寺差遣,毕竟将苏颂这个等级高官调回京中,不可能只让他做个药典编辑,这样可不符合优待儒臣道理。
苏颂这个判光禄寺,和韩冈判太常寺基本上是样情况,都是有数闲差,如今是管着祭祀时供奉酒菜、胙肉等事。
从其名下属吏,大大小小加起来只有二十人上就可以知道,光禄寺其实比太常寺还要清闲几分。相对而言,翰林侍读学士这个给天子讲学经筵官,倒是要比九卿之光禄寺要重要和忙碌点。
调回苏颂诏书发出去,赵顼给药典起名字也确定下来——《本草纲目》。
当韩冈从赵顼口中听到这个名字时,刹那间便是心头紧,这个巧合未免有些匪夷所思,让人不自禁地要往坏处想过去。
不过往深里去想,韩冈从开始提建议编纂药典,就直在说纲目分类,由此影响到赵顼思路也不是不可能。就像司马光当年在经筵上进读《通志》八卷,本意是以史为鉴,资于治道,赵顼便援引“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句,起名做《资治通鉴》。
天子赐名之后,《本草纲目》编修局也就成立。主要助手有苏颂、林亿和高保衡,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名医,他们将为本书编纂订提供技术支持。
编修局地点,韩冈安排在太常寺衙门中,虽然厚生司位置更好点,但那里闲杂人等太多,不是能安心编书地方,而太医局占地又太小,腾不出空间来。
朝廷提供给编修局经费个月有三百贯,数目是不少,但比司马光《资治通鉴》编修局还是要低等,毕竟药典和史书在此时是不能相提并论。在局中打下手吏员,韩冈也从太常寺、厚生司和太医局,调批过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