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罗氏财大气粗,他们在香港说话都是顶好用。”
李和继续道,“纺织总商会找你没有
“可是罗顶邦这些人现在逼太厉害啊。”于德华听懂李和这套理论,可是压力就在眼前,他哪里能想那长远。
李和不屑道,“怕什,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不挤兑他们,别人也早晚会挤兑他们,时间迟早而已。”
“可是?”
“没什可是,他们会拿刀砍你不成?”
于德华道,“这不会,生意场自然有生意场规矩。要是没规矩,他包船王、刘大雄早就让人给乱刀砍。”
见。
他自己都快撑不住。
“你看怎办,这些人都不是好惹。”
李和笑着道,“经过战后三十多年建设,香港已由昔日转口港发展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城市,1984年制造业生产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达24.3%,可以看出制造业是香港经济支柱。可是随着香港劳动力成本上升,还有地价疯涨,你觉得香港制造业还能这样帆风顺发展下去吗?”
在几十年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历史原因,大陆实际上是处于半闭关锁国状态,大陆很大部分进出口贸易都要经过香港。
“那你还怕什,你继续降价,香港制衣业在欧美市场们势在必得!”
港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内地头号对手,死道友不死贫道是李和贯本色。
于德华震惊问道,“还降?”
“必须降!他们既然敢威胁你,你就要让他们知道初十五道理,不然真以为你是软柿子。这个坚决不能退步!”
李和说这有底气,大概就是要等到十月份,那时候他就不差钱,到时候用钱也能砸死对手。可这些话他暂时不会跟于德华说,能先把于德华忽悠住就行。
六七十年代,香港制造业崛起,最繁荣时期,由于劳动力短缺,度开放边境,引入内地劳动力,只要来就有身份证。
香港制造业和谐状态直持续到大陆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香港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中国打开国门后,以性价比优势,迅速将香港资本吸入内地,同时也在碾压香港制造业,香港本土制造业逐渐走向消亡。
“你意思是?香港制造业早晚撑不下去?”
“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深入,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北移是趋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拦趋势。所以在香港继续发展制造业只有死路条,不管是地价,还是劳动力都没法跟内地比,罗顶邦这些人早晚也会跟你样,去内地设厂。香港优势是金融和船运,甚至购物旅游比发展工业都有前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