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忽必烈密告,指称伯颜有罪。他指控伯颜在临安开城投降之时,侵吞大宋国宝玉桃盏。忽必烈下令撤查,并对伯颜加以审问。但伯颜确实是受到冤枉。忽必烈死时候是至元三十年(公元二九四年),而伯颜也于同年死去,比忽必烈年轻二十岁之多。
原本录属于宋朝之大臣们,大多数都继续留在朝中成为元朝之官吏。惟例外只有贾余庆和家铉翁。
极尽所能向元朝诌媚贾余庆,在抵达大都不久之后就突然,bao毙。蒙古人对他死不但毫无伤悲,还戏称他“大概到地府去向阎王诌媚吧!”相对之下,家铉翁对于元朝之招揽劝诱,不断地予以郑重回绝,最后甚至避世隐遁,成为人人称颂节义之士。
宋朝幼帝,史上称之为“恭帝”赵显,于七岁之时受元册封为瀛国公。虽然受到贵族般待遇,后来也遁入佛门,但是之后切在正史上便完全地失去记载,什时候在什地方死亡等等全部不详。或许正因如此,所以才让奇怪传说得以有产生之机会。
元朝最后任天子顺帝名子是妥权贴木耳。他虽然是第八代天子明宗之长男,然而却在年少之时因卷入宫廷内权力斗争,而流落至边地。之后因即帝位之弟弟猝死,所以在意想不到情况之下,于十四岁时被迎回宫中接任皇位。尽管这切都是权臣燕铁木儿之策划,但是从那时开始,坊间便流传着顺帝并非明宗之子,所以身为长男却不得即帝位之谣言。
“顺帝非但不是明宗之子,事实上根本连蒙古人都不是。他是宋朝恭帝、也就是瀛国公所生之宋朝子孙。”
这是顺帝身世最有名种传说。
以西历而言,恭帝为二七O年生,顺帝则为三二O年生,因此从年份上来看,可谓是绰绰有余。据说出家为僧之恭帝身旁有位极受庞爱之美女,因这位美女在怀身孕情况下,被纳入明宗之后宫成为妃缤,事情来龙去脉大约是如此。
这样传说之所以会广为流传,其中自然不乏种种理由:对于宋朝灭亡之同情;为不明不白死去恭帝感到悲哀;对于元朝统治中国心生反感;以及对于顺帝出生却无法继位之事态不明而心存疑惑。即位后之顺帝,很明显地完全沉溺在中国文化当中,所以常被人批判,因崇拜宋朝徽宗皇帝而疏于政事。在两事含混不清情况之下,于是“顺帝为宋朝后裔”之奇妙说法就慢慢地传开来。
恭帝死因和时间地点虽然不详,但是其他宋室后裔,则以在元为官赵孟頫,字子昂,最为有名。另方面,其兄赵孟坚虽为知名花卉画家,但是却拒绝事奉元朝,并且后来泛舟于长江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