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时起,历经年半之时间,元军终于迫近杭州临安府,而宋之降服就在眼前。从西域之沙漠以至于江南之渥土,终将归于单权力之下而并成体。旦实现话,就是从唐代最盛世以来,五百余年未曾出现过之第回。
“地上之财富与人才,切都将尽悉集中于这片土地之内。因此,朕特将此地命名‘大都’。”
河北平原上,于是在人为建设之下出现座巨大都市。这座都市象征着忽必烈之梦想即将实现。胜者之美酒与败者之血泪,早已交织混合地溢满在忽必烈酒杯之中。
十余年。世祖即位,又攻讨三十余年。自主用兵,未有如是久者。”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创记》之中写下这段文字。其中“用兵”二字,所指并非是受到攻击所做出之防御行为,而是为扩张领土而向他国发动之侵略行为。自建国以来,历经七十余年仍为扩充版图而不断发动对外征战之王朝,在中国历史之中,几乎找不到类似例子。而事实也确如史书所云。
元军曾在几年之前对日本出兵,短暂地予以痛击,后来因,bao风雨之故而撤兵。或许是对宋征战尚未结束,并无认真攻占日本之想法,所以只到这样程度就收手。倘若他日征服宋朝之后,日本再不改其亲宋反元之态度,下次绝对会慎重地投入重兵予以惩戒。话题再回到宋。
史天泽老早就道出征宋之最大因难点。
“江南是水乡泽国。”
江南地带遍布着无数大小河川、湖泊、水道、运河,而且水田面积亦相当广阔。想要以庞大骑兵队来征服这片土地,几乎可说是不可能之事。回顾过去之匈奴或是女真,这些堪称精强无比北方骑马民族,哪个不是打算将这片土地踩烂在马蹄之下,然而却从来都没有人成功过。靠马是不行,连步兵都不见得有效。定要拥有能够操控大大小小船只,以及乘着船只移动之水军才行。
宋朝在水军方面实力遥遥地领先蒙古。不论是士兵熟练度、战术洗练度、水路相关知识、以至于造船技巧,蒙古都远远落后,难以追上。直到花五年工夫将襄阳攻陷,得到吕文焕及其部下之投诚,蒙古总算才具备足以和宋朝水军抗衡之能力。
元朝至元十年(公元二七四年)六月十五日,忽必烈颁下最后道对宋宣战之诏书,百万大军于是动身从水陆两面南下。
“平民百姓无罪。军将士可妄加杀害。”
诏书至此结束。忽必烈希望在尽可能不流血情况之下,吞并南宋所有国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