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当时世界观里,还是坚信微笑是定可以换来微笑。
话说,们谁最初世界观不是如此呢?
子直想去盖房子色达五明佛学院,比如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梦,比如如何去转鬼湖,如何走双湖,比如如何重走当年大卫·尼尔进藏路,以及陈渠珍羌塘路。
当时大家想去地方后来陆续都去,有不少人实现当年梦想,定居在彼处,每年给邮寄来五花八门明信片。只剩下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梦,迄今未完成。
三是彼此把有限藏文化知识互相灌输传授,像萨迦教派曾经辉煌,波密王传说,阿底峡尊者生平,等等。人群中深藏不露大有人在,好几个人不仅会讲拉萨话,还会康巴藏语和安多藏语,几种不同藏语之间语音差别几乎雷同山东话和广东话之间差别。也是在那时候学会些简单藏语对话,直到今天都没忘记。
四是聊吃,包括吃过好吃和接下来饭辙。
那浮躁时代,大昭寺门前闲聊算是个难得补习班。昆仑小说
那时候大家都穷,不论在内地有过怎样经济基础,扎根拉萨后都变成穷光蛋。没办法,那大藏地那好玩儿高原,谁不想痛痛快快地用脚丫子度量上几遍,谁不想多爬几座雪山多转几个神湖。人人都有个环球旅行梦,几年走下来盘缠再省也是个小小天文数字。那时候“穷游”概念还没被烂炒成现在这矫情,揣着足够包车银子路蹭车事儿,大家还都不太乐意抹下脸来干,藏地路险多舛,上车命就交给司机,有钱干吗不给人家点儿?所谓能省则省,要省只能从日常开销中省。为省银子,天只吃顿饭朋友,见过不止个。后来“穷游”成时尚,免费蹭车成谈资,沙发客成行为艺术。每当遇到这些年轻后来者时,总忍不住和他们讲讲当年那些也打工也行走拉漂,讲讲生活方式和“生活表演方式”区别。
当年大昭寺前,成子是话题枢纽人物,他总能把含着口水话题落实在实践层面。他有个很神奇本事,人再多也能搞到蹭饭地方。有时候,天还不止顿。
成子是个热心肠人,也是个心思细腻男人,他每次都喊上大帮人去所谓蹭饭,是为不伤到某几个真正穷光蛋朋友自尊。很多次他所谓蹭饭,知道最后都是他自己偷偷结账。
有次说:“成子是个好人。”
成子反问:“咱们谁不是好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