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虽弱而善附大国当先为山东剪除羽翼
秦王嬴政离开邯郸之前,在行营聚集大臣将军做重要会商。
会商事项只有件:秦军灭赵之后,是南下灭魏还是北上灭燕?之所以有此会商,在于秦王君臣对灭赵之战艰难有最充分准备,所需时日长短也没有预先做出强制约定。唯其如此,灭赵之后天下大势会发生何等变化,秦军如何以此等变化为根基决断大军去向,都在未定之数。如今赵国已灭,用时只有堪堪两年,且秦军伤亡极小,其顺利大大超出秦国君臣将士之预料。更为重要是,灭赵并未引起山东其余四国从麻木中惊醒而拼命合纵抗秦严峻情势。而这点,曾经是秦国君臣最为担心。李斯、尉缭曾联名上书着意提醒秦王:若灭赵之后合纵奋力而起,秦国宁可放慢灭国步伐而做缓图,不宜强出强战。当时,秦王嬴政是认可。如今,四国非但没有大动静,甚至连互通声气邦交使节也大为减少,鼓动合纵更是无迹象。
这种情势,既出秦国君臣预料,又令秦国君臣振奋。尉缭兼程驰驱,特意从咸阳赶赴邯郸,当夜便邀李斯共见秦王。在秦王行营洗尘小宴上,尉缭点着竹杖不无兴奋地道:“韩赵庶民未生乱,山东四国未合纵。于民,天下归之心可见也!于国,畏秦自保可见也!有此两大情势,老臣以为:连续灭国可成,统大业可期可望!”李斯无异议,力表赞同。秦王嬴政精神大振,连连点头认可。于是,执掌行营事务长史李斯立即知会王翦、蒙恬与灭赵大军几位主力大将,才有这次会商大军去向之朝会。
“兵锋所向亟待商定,诸位但说无妨。”
秦王嬴政叩着大案开宗明义道:“军向魏向燕,抑或同时攻灭两国,本王尚无定见,唯待诸位共商而后决。”话音落点,北路军主将李信立即挺身起立拱手慷慨道:“李信以为,军战力远超列国,可同时分兵三路,鼓攻灭魏齐燕三国!如此,北中国举可定!其时,军南下,楚国必望风而降。两年之内,中国可也!”李信说罢,火热目光望着杨端和、王贲等几位主力大将,显然期待着众口声慷慨呼应。不料,几位大将却都没有说话。王贲更甚,还紧紧皱起眉头。王翦、蒙恬、李斯、尉缭四位军政大员与顿弱、姚贾更是若有所思地沉默着。时,李信不禁有些惶惑。
“将军壮勇可嘉!果能如此,大秦之幸也!”
嬴政拍案赞叹句,既是对李信抚慰赞赏,也不期然流露出某种认可。从心底说,嬴政对这位年青大将果敢自信是极其欣赏。此前灭赵之战中,李信曾多次直接上书秦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