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们来说,拿佛教来与基督教比较是没有意义。佛教就是佛教,而佛法就是们修行。当们抱持着颗清净心来修行时,们甚至没有自觉到自己正在修行。
尽管这个国家有许多人对佛教感兴趣,但只有为数不多人对佛教清净形式感兴趣。大部分人感兴趣是佛教教法或哲学。他们把教法或哲学拿来与别宗教比较,然后指出佛教在理性上更站得住脚。
但是,到底佛教在哲学上是不是更深刻、更上乘、更完美,其实这些都无关宏旨,让修行保持在清净形式才是们目。有时候会觉得,不知道佛教实为何物却大谈佛教教法或哲学有多完美,这形同种亵渎。
禅修之前,先正本清源
在个群体中,禅修对佛教来说是最重要事,因为这种修行是最本源生活方式。不正本清源,就无法品味们这个人生努力结果。们努力必须是有意义,要知道们努力意义何在,就必须找出们努力本源。在解本源之前,不应计较自己努力成果。如果本源不清净话,们努力就不会是清净,而结果也就不会尽如人意。
但们要是能归复真实本性,并以此为基础,努力不懈,们就能刻刻、日日、年年地品味们努力成果,这是们应该品味人生方式。那些只是执著于努力成果人们,将没有任何机会去品味,因为成果永远不会到来。但如果你努力是刹那接着刹那,从你清净本源流泻出来,那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益处,而你也会对你所做任何事情感到满意。
用清净心打坐
禅修目是归复清净生活方式,超越切得失心以及名利之心。们修行目只是为保持真实本性本来面貌。们不需要用知性去分析们清净本性,因为本性超越知性理解之外。们也不需要去欣赏本性,因为它超越们欣赏之外。所以,只管打坐吧!抱持着最清净动机,静默得如们原初本性,这就是们应有修行方式。
在禅堂里,们不应该遐想些什,们来这里只是为打坐。坐禅结束后,们会互相分享下,然后就回家去。但们会把日常生活视为们清净修行延续,并从中享受到人生乐趣。这看似平常,却是很不平常。
不管去哪里,都会有人问:“佛教是什?”他们把手上笔记本打开,准备好要记下回答。感觉各位可想而知!但在这里,们只是坐禅。这是们唯要做,而这种修行也带给们快乐。们无须解禅是什,们已经在坐禅,所以无须从知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