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统佛教理解,们本性是没有自。当们去除“”观念,就能够以佛眼光来看待人生。“”观念只是迷执,会蒙蔽们佛性。但们总是不断去制造这个“”,把这种过程重复又重复,结果是,们人生完全被各种自中心观念所充塞,这样人生称为“业命”。
佛生命不应该是种业命,们修行目在于切断绕着“业”片旋转心。如果你刻意追求开悟,就会造出业来,并且为其所驱策,那样你只是坐
用心理解
们对佛法解不应该只是知性上理解,真正解存在于确实修行本身。
当你相信们道路,开悟就存在你心中。如果你正在修行却无法相信当下修行意义,那你就什都做不成。你只是抱着颗“猴心”,在目标四周荡来荡去。
修行中最重要件事在于:你身体姿势和呼吸方法正不正确?至于你对佛教是不是有深入理解,并不是们所在意。
作为种哲学,佛法是非常精深、博大和坚固思想系统,但禅所追求并不是哲学性理解。们强调是修行,们应该弄清楚“为什打坐姿势和呼吸方法那重要”。重要不是要对佛教教法有深入解,而是要对教法有坚强信心,们修行是基于这种信心之上。
只要坐禅,开悟就在其中
在达摩还没有去中国以前,几乎所有知名禅用语都已经出现,“顿悟”就是个例子。“顿悟”并不是个完全贴切翻译,但还是会权宜性地使用这个字眼。“顿悟”指是开悟突然而至,而这是种真正开悟。在达摩以前,人们都认为,想要得到“顿悟”,必先要经过段长时间准备工夫。所以,禅修被认为是种获得开悟训练。事实上,今天有许多人仍然带着这种理解在坐禅,但这并不是禅宗对“顿悟”传统理解。
根据佛陀理解,即使没有任何准备工夫,只要你开始坐禅,那开悟自然就在其中。不管你坐禅与否,佛性都是你本自具足。因为你佛性本具,所以你修行中自会有开悟。们强调并不是达到境界,而是对们真实本性强烈信心和修行真诚。
们应该以如佛陀真诚来修禅,如果们本就具有佛性,那们禅修理由就是,们必须要表现得像佛陀样。传承禅修之道就是:将们从佛陀那里承袭到精神传承下去。因此,们必须以传统方式去调和们精神、身体姿势和活动。当然,说不定你修行可以达到某种很髙境界,但你修行动机却不应该是出于自利心态。
去除,就出现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